• 网站首页
  • 公告
  • 动态
  • 纪事
  • 涂氏家谱
  • 谱迅
  • 机构
  • 大事
  • 宗彦贤达
  • 古代
  • 近代
  • 现代
  • 宗亲联系
  • 名录
  • 相册
  • 寻亲
  • 谱牒家乘
  • 谱序
  • 祖像
  • 字派
  • 家族建筑
  • 村落
  • 宗祠
  • 祖陵
  • 涂氏产业
  • 企业
  • 人才
  • 广告
  • 网站事务
  • 留言
  • 投稿
  • 链接
  • 涂姓史话
  • 源流
  • 传说
  • 文化
  • 涂氏宗祠
  • 宗祠
  • 祭祀
  • 记录
  • 相关链接
  • 百科
  • 贴吧
  • 预留
  • 关于本站
  • 宗旨
  • 历程
  • 联系
  • 热门搜索:涂氏宗祠
    当前位置: 首页 涂姓史话 涂氏源流 学 谱 札 记 (涂清华)

    学 谱 札 记 (涂清华)

    来源:涂清华供稿   发表:涂秋亚(tqy)   发表日期:2017-05-28   浏览次数:   【加入收藏夹】



                  ---------谱之概况一 起源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谱牒、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态。也有人说家谱是:记载血缘集团世系的载体。

    家谱的起源之说大致有七种,即宋代起源说,汉代起源说,周代起源说,殷商起源说,夏代起源说,父系氏族起源说和母系氏族起源说等等。说法各一,却各有道理。谱的存在功能在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使一个族群能团结,延续,发展和稳定。让权利的更替和财产继承能平稳实现,让婚姻嫁娶有利于健康繁衍下代。

    二 发展和演变

      早期的口述谱,结绳谱,甲骨文谱,金文谱以及夏商后的各种谱的形态其实都是皇家,诸侯,贵族的。而真正让家谱发展形成第一次高潮的,其实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不但根据门第来选拔官员,还强化门阀特权,士族可以免服国家徭役。可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整个南北朝时期,为了选官便利和证明身份,无论政府,还是豪门势族都非常注重家谱的纂修。政府专门设置“谱局”,编修谱牒。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有“谱库”一类机构,以备不时查验。谱学那时便形成了一种专业学问,而且还形成了几代传承的谱学世家如东晋的贾家,从贾弼到其子贾匪之,孙贾渊,曾孙贾执,贾执子孙贾冠,一门六代,代有传人。值得一提的谱学世家还有琅邪王氏。王导,王羲之,王献之便是其家族分子。对于谱牒,上流社会人人都都须了解和研究,否则不仅影响入仕,婚嫁,就连一般社会交往也难以进行。

       那时的寒门素族为了改变社会地位的办法,除了与士族攀婚外,再有就是伪诈高门,诡称郡望。他们通过收买谱牒专家来篡改谱牒。当时的著名谱学家贾渊就因帮助一位叫王泰宝的人篡改谱牒,冒充琅邪王家而被告发,险些被杀。

    有时笔者在想,印度的种姓制度是靠什么来持维持的,印度为什么没有诞生家谱文化?

    谱学第二次高潮产生在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官员选拔范围已由门阀种姓的血统论转向知识分子。但李唐王朝的统治者毕竟还是兴起的关陇贵族。为了巩固其新建帝国的统治,压制山东士族势力,就须要提高提高许多出生寒门之家和来自庶族地主的皇室新贵的政治地位。而以皇族为核心的新士族要想取得社会上和法律上的承认,就必须写到谱牒中去。于是在大力加强科举制度的同时,改变以往衡量族姓的标准,谱牒就成了最好工具。唐初屡修谱牒的过程,也就是培植新士族势力,压制旧士族势力的过程。

      在唐代,官修家谱家谱规模巨大,私修家谱也可以说是蔚然成风。谱牒在唐代的政治生活和婚姻中仍有相当作用,尤其是婚姻方面,因此不仅官府修谱,评定姓氏之高低,私人自修,讲究门当户对的联姻也在延续。

      唐代著名人物如刘知几,颜真卿等也都修撰了自家家谱。只可惜唐代各类家谱除了敦煌石室中还保留有若干残叶外,其余已荡然无存。唐代后期更有“小宗之法”的提倡,笔者认为此种修法应引起当今修谱者的重视。所谓小宗之法即世系上追溯到开基祖,或只修五服以内的血脉关系。

      唐末的黄巢起义彻底摧毁了门阀制度。五代时期征战不已,权贵大多靠战功升迁,哪来什么显赫的家世可炫耀,加之贵贱起伏,更替频繁,官修家谱已经丧失了存在的价值。所以魏晋以来形成的官方主导谱学就自然消亡了。

     “苏欧体”家谱奠基人之一的苏洵就曾指出“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尤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忘而独存,则由谱之力也。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 另一位奠基人欧阳修也说“自唐末之乱,世族亡其家谱;今显族名家,多失其世次,谱学由是废绝”,无不指出了当时这种显而易见的事实。

      说到宋代的家谱,不得不提到三个人,即欧阳修,苏洵,朱熹。

      在编完《新唐书》后,欧阳修发现自家旧谱“文字残缺,其言又不纯雅”,自家族人都不太清楚本族的世系,为使自家族人和子孙后代了解祖上遗德,便对旧谱加以加以整理,“考正其异同”,于1059年编修完成了《欧阳氏图谱》,创造性有了谱上序言,叙述本族简史:其次是“谱图”;最后是“谱例”,阐述编谱原则。在谱图中他采用史书的体例和图表的方式,将五世祖欧阳万以来本家族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号,享年,墓葬及其行事等,画出世系,制成谱图,编得一部新型家谱。欧阳修认为自己在官场的成就得益于“祖考之遗德”,希望子孙们也能继承这样的遗德。他的编谱在后来成为一种家谱的范本,即“欧体”。

      苏洵于1055年开始编修《苏氏族谱》,他希翼通过族谱使五服之内的族人增强孝悌之心,从而达到敬祖收族的目的。《苏氏族谱》首先也是“谱例”,阐述修谱的意义;其次是修谱的法则和苏氏世系图;其三是“族谱后语”,包括苏氏先世考辨,先世人物小传等。苏式族谱也采用小宗之法,以五世为图,亲疏关系一目了然,较欧氏更为严格。后人将其体例叫做“苏式”。

      在欧阳修和苏洵的带动下,当朝许多士大夫纷纷开始编修本族家谱,如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黄庭坚……

      因为此时的谱牒以已由从前的为仕途和婚姻服务,变为尊祖收族的教化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提高家族的凝聚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尤其是其教化功能有利于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所以政府应该是比较鼓励的。

      大思想家的朱熹也是为修谱“发烧友”,他不仅亲自编修的自家的《婺源茶院朱氏世谱》,还应邀为当时10多种家谱撰写了序言,对编修家谱的意义,体例,内容及编纂人员的素养都作了重要论述。其谱学思想也成为其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收集到的朱熹撰写的家谱序言有20多篇,剔除伪托之作,(如《中华涂氏大宗谱》上的朱熹序)朱熹的谱学思想可谓非常的丰富与全面。“三代不修谱,为不孝”。便是出自朱熹之口。

      另外朱熹对当时家谱中出现的冒认祖先,攀附显贵的想象深恶痛绝,“自谱牒久废,源流无据,崛起朝野之夫,而求附圣明之后……”其对谱学要求源流有据,实事求是的严谨治学的精神,当是当今修谱之人的楷模。

      而到了明代,后人更是将朱熹的“三纲五常”思想打造成了家谱的灵魂。

      有学者认为,“崖山之后无中华”。但从谱学的角度上讲,尽管元代短暂,其实其修谱之风也是极为盛行的。元代汉人对谱学的重视,说明崖山海战后,中华文明依旧存在。否则明清两代的家谱编修也很难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古人家谱,大多是明清时纂修的。这两代编纂家谱的目的和宋代一样,主要是为了记录家世,和睦家族,教育族人,提高本家族内部凝聚力和在社会中的声望与地位。因此明清两代的家谱内容较宋代增加许多,体例也更加完善。为了自抬身价,很多谱都会采用“大宗之法”动辄上溯几十代,上百代,家谱中也增加了族规,家训,祠堂,祠产,祭田,贞洁等等,还规定了何种人不得入谱。家谱的行文开始注重文采,规定修谱的年限,家谱的保存制度。此外,家谱的政治倾向性得到加强,其表现最突出的是将历代皇帝的上谕录入谱中。随着修谱之风的普及和家族人口的迅速繁衍,在明代中叶就出现了姓氏“国谱”——统宗谱。如嘉靖年间张宪,张辉阳主修的《张氏统宗谱》,其内纪部分记载了张姓遍布全国15个省,1470多个点的117个支派。在篇幅和收录范围上能与之相媲美的大约只有在民国期间所修的《孔子世家谱》。

    “大宗之法”在明清时的盛行也带来了许多谱学严谨性的问题。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先祖。如有的李氏称李世民为本族始祖,张氏则以张良、张飞为自己先祖,萧氏则拉萧何为自己祖宗等。俗话说: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实际不一定是一家。有些名人作序也是假托的,最明显是朱熹,翻阅朱熹作谱序的家谱达二十几种,有的是真的,有的则是伪作,如朱熹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郑、洪、吴等姓的家谱同时采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显系伪造。

       明清时还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利用事先准备、不具姓氏的通用家谱作为“道具”,每当有人延请修谱,填上姓氏即大功告成。这样修出的家谱至今仍有所见,其中大多托始于南宋,有几乎一样的名人序跋、远祖遗像、朱子题辞等,咋一看来天衣无缝,但张王李赵几乎一个面孔,以致许多家谱中都出现了欧阳修、苏轼、朱熹、文天祥、方孝孺等名人的题跋序言,其实都是这些“谱匠”的杰作。对于这种情况,现在许多人由于不了解真相,将其视为祖传之宝。

    三 宗谱的保存制度与移民大潮后的家谱

      从洪武年间之嘉庆年间400多年的江西填湖广的大移民史料中,不难得知,“填”湖广的的江西移民分别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方迁来的。到了落籍地后,官府为利于管理,都要遵循“赶散”政策,不允许兄弟多人同居一地的。这种“赶散”政策下还诞生了我涂姓先辈兄弟五人,由南昌石头街在荆州石码头分手,分别迁往潜江,天门,孝感等地。为方便后世子孙再次相认,兄长将一面锣分为5块,然后各持一块,期待他们的后裔能“破锣重圆”的真实故事。

    当时家谱有及其严格的保存制度,一般只有少数几套总谱保存在祠堂或族长手中,其他户长只有支谱,而且不得轻易示人,只有在祭祀和特殊时候方能“请出”。家谱如因保管不善,轻者吃板子,重则取缔家族管理权。(这样的规定可在光绪谱中见到。)

       当时的识字率也是及其低的,一般外迁的多是族内底层民众,怎可能带着被誉为全族的“传家之宝”家谱外迁?重庆云阳之所以有谱,是当他们先祖在迁往云阳后稍作安顿,要买下一块地皮,手头所带钱款还缺一半,不得已又重返蒲圻去筹款,而回蒲圻后恰逢父母去世,必须守孝三年。在这三年里才抄录一套族谱带到云阳。而当蒲圻的家谱在遭受大火的劫难之后,再编的谱已然和云阳的谱在早期源流上全然不同。谁的可信度更高?或者都不可信?云阳的早期源流指向南昌北望廙公,大火之后重修的蒲圻谱源流指向高安,而高安也有位廙公,二公年龄相差100多岁。

      如此情况下的明清时期,对于江西外迁的移民来说,自家姓氏的宗谱谱头是一种稀缺资源,哪一族姓若是没有家谱肯定是要被人取笑的,那便是不伦不类之家族!当地域认同感超过血脉认同感,当抱团抵御外姓欺凌的需要,合谱,伪造世系便是顺理成章的。外迁氏族在以大宗之法修纂家谱的时候,往往在栽接世系的伪装下,世系粲然,代代可寻……除了不符合历史常识和经不起稍微细致点推敲外,她依旧可以“传承到永远”。




    洪湖涂清华整理




    关于《学 谱 札 记 (涂清华)》的评论
    江西赣州涂佐伐(江西赣州涂海军)  2017-06-01 10:19
    有心之人,有情之士,涂氏之后,江湖清华,值得一提,诚为大家! [回复]
    发表评论 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还未注册?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天下涂氏网 tushi.cn Powered by TuShiCms 主管单位:天下涂氏网管理委员会
    站长:涂秋亚 常务站长:涂卫富 涂道明 副站长:涂恒强 涂伟中 涂建有
    涂氏QQ群1:5086881(已满) 群2:8530384(已满) 群3:47711282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闽ICP备090269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