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公告
  • 动态
  • 纪事
  • 涂氏家谱
  • 谱迅
  • 机构
  • 大事
  • 宗彦贤达
  • 古代
  • 近代
  • 现代
  • 宗亲联系
  • 名录
  • 相册
  • 寻亲
  • 谱牒家乘
  • 谱序
  • 祖像
  • 字派
  • 家族建筑
  • 村落
  • 宗祠
  • 祖陵
  • 涂氏产业
  • 企业
  • 人才
  • 广告
  • 网站事务
  • 留言
  • 投稿
  • 链接
  • 涂姓史话
  • 源流
  • 传说
  • 文化
  • 涂氏宗祠
  • 宗祠
  • 祭祀
  • 记录
  • 相关链接
  • 百科
  • 贴吧
  • 预留
  • 关于本站
  • 宗旨
  • 历程
  • 联系
  • 热门搜索:涂氏宗祠
    当前位置: 首页 涂姓史话 涂氏源流 我的族谱打算这样编(涂清华)

    我的族谱打算这样编(涂清华)

    来源:洪湖涂清华   发表:涂秋亚(tqy)   发表日期:2017-05-31   浏览次数:   【加入收藏夹】

       也许是张扬之性格的缘故,也许是好为人师之陋习使然,本人常网上发表些自己的一些狭隘的谱学认知,不想竟然常有宗亲托我寻访源流之事,另外还有外地宗亲或当面,或电话,或网络询问编修族谱的事宜。其实本人接触谱书仅有一年,只是收集了些许资料,拜访了一些修谱的本姓族人。当今涂姓编谱之风盛行,所谓无知者无畏,索性将一些看法形成文字,供大家批评指正。

    自谱学形成以来,本人常将唐宋时期划为分水岭。因为族谱的最初形成与其社会功能是密不可分的。隋唐之前,族谱多为门第划分所用:族谱主要证明家世血统;为统治者选拔官员;门第高者可免征徭役;婚姻上必须门当户对。

    科举制度形成后,取士对象不再是贵族门第,而是变为读书人。免去徭役赋税的特权变成了取得功名的知识分子。以官方主导的修谱行为已经丧失了存在意义。

    到了宋代,经济水平发展到了中华民族在人类经济史上前之所未有的高度。印刷术的发展取得巨大进步,文化巨匠更是群星灿烂。族谱此时经欧阳修,苏洵等大家之手已经变成了以教化,传承为主要功能的文化产品。

    到了明代,在夏元吉的倡导下,人们开始由祭祀圣人发展成祖先也可以祭祀,族谱的社会功能空前的普及,这种文化想象一直传递到今天,并且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族谱文化现象。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国人的宗族意识在被压抑许久后,达到报复性释放。全国开始轰轰烈烈的修谱运动,目前已经有不少姓氏已经开始仿照明朝时开始形成的“会通谱”,“统宗谱”,“通天谱”,追溯祖宗必然至炎黄二帝,规模必求全国覆盖……不但继承了历史上业已产生的谬误,作了以讹传讹的行为,更有加大伪造,妄接的势头……

    那回到正题,当下我们该如何修谱?我常问及找我的宗亲,你为什么修谱,你修谱的目的是什么?多数宗亲居然无法回答。然后我会告诉他们,你们修谱,其实是为了寻找一种氏族文化为核心的认同感!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区分心灵上的亲疏远近,往往是靠认同感的。古人靠血缘,同乡,同庚,联姻等等。现代人的交往形态变得更为丰富了,兴趣相投便是朋友。同学,战友,网友,校友……而我们当下修谱则是以血脉为经线,以地域为纬线而形成的一种氏族文化认同感。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过大量的迁徙,这种迁徙和在迁徙过程中产生的“收族”,“合谱”现象,已经让以血脉为纲目的世系编得混乱,模糊。而当血脉认同感与地域认同感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久而久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若我们想以客观之心来传承修谱这样的文化之事的时候,我们也只能寻求到这种氏族文化认同感。而这种文化认同感也必然会是当代人社会交往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一种。在当下网络时代,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族谱原有的教化等功能已经弱化,族谱不应该只是囊括彼此同宗共祖的血缘“证书”,族谱应该是饱含着丰富文化信息的一种氏族文化纽带,族谱的修缮更应该是在传承中加以创新和发扬。

      首先我们应该强调我们姓氏的起源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在历史的大潮里,绝大多数人都是裹挟于浪潮中,颠簸沉浮,我们的祖先大致上经历了哪些?有哪些依据材料来证明其久远与灿烂。这些宜粗不宜细,因为求证起来很困难,但这些又是我们氏族文化荣耀感的重要源头。

      接下来要细致的就是我们清楚可信的一些世系记载,也许祖上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事迹,但我们毕竟延续着他们的血脉。

      宋代开创的“小宗之法”应是我们范例。以以知的开基祖为头,开始记载其后裔的各种信息。或从五服之类祖先开始记起。如此一来,其真实性远比久远性可贵得多。

      本人族谱计划如此编纂:

    1.考证姓氏起源,当今涂姓繁衍状况,支族先辈迁徙路线。

    2.编谱成员

    3.新序以个人对谱的认识谈起,讲述祖上谱系的形成,历次编谱的高度与局限性。

    4.抄录大部分旧谱序言,有不实之处加以注明。

    5.收录原有和其他同姓谱系的统宗表略,加以比较,考证说明。

    6.开基祖及以下世系,采用新苏式与新欧式并用。方便当代人查阅。

    7.在各支系中穿插捐赠和奉献人员照片,小传。

    8.后记,讲述编谱历程,对下届编谱的期待。

      族谱文化几乎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族谱曾是每个族姓的神圣之物,传家之宝。每个人对族谱的认识都不一定相同,本人试图以当下人之心来编纂传承了160年的家谱,各种声音必当不绝于耳,但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洪湖涂清华

                                                                                                                                2017年5月31日


    关于《我的族谱打算这样编(涂清华)》的评论
    江西赣州涂佐伐(江西赣州涂海军)  2017-06-01 09:51
    期待着你的这一美好的实现,! [回复]
    发表评论 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还未注册?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天下涂氏网 tushi.cn Powered by TuShiCms 主管单位:天下涂氏网管理委员会
    站长:涂秋亚 常务站长:涂卫富 涂道明 副站长:涂恒强 涂伟中 涂建有
    涂氏QQ群1:5086881(已满) 群2:8530384(已满) 群3:47711282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闽ICP备090269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