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公告
  • 动态
  • 纪事
  • 涂氏家谱
  • 谱迅
  • 机构
  • 大事
  • 宗彦贤达
  • 古代
  • 近代
  • 现代
  • 宗亲联系
  • 名录
  • 相册
  • 寻亲
  • 谱牒家乘
  • 谱序
  • 祖像
  • 字派
  • 家族建筑
  • 村落
  • 宗祠
  • 祖陵
  • 涂氏产业
  • 企业
  • 人才
  • 广告
  • 网站事务
  • 留言
  • 投稿
  • 链接
  • 涂姓史话
  • 源流
  • 传说
  • 文化
  • 涂氏宗祠
  • 宗祠
  • 祭祀
  • 记录
  • 相关链接
  • 百科
  • 贴吧
  • 预留
  • 关于本站
  • 宗旨
  • 历程
  • 联系
  • 热门搜索:涂氏宗祠
    当前位置: 首页 涂姓史话 涂氏源流 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的真实(全文)

    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的真实(全文)

    来源:涂纪林   发表:涂秋亚(tqy)   发表日期:2018-01-29   浏览次数:   【加入收藏夹】

    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的真实(全文)


    开篇语:

    关于涂姓的历史和源流,刊载于旧谱上的《王导序》,刊登于“国谱”上的《古蔺谱》,涂俊华、涂乃登二公合撰的《涂姓史话》,“百度网页”上涂宗流宗亲《湖北荆门涂氏源流考》,樊明芳先生《新吴侯涂钦生平及墓葬考》,以及近日涂明宗亲发表的《“涂”姓源流之推究》等文章,对涂氏的历史和源流各有阐述,在全国宗亲群广为传阅,影响颇广。其中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谬误也俯拾即是。

    包括家谱源流在内的历史问题,是一门学科,是很严肃的学术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轻率,不能脱离中国历史去以谱考谱,脱离现代考古成果去以“书”考谱或作自以为是的所谓推理。“慎宗追远”这句古训,就是警示人们对祖宗要有一颗诚挚和敬畏的心理,用务实的态度去寻根问祖,从而达到“敬有所实,祭有所属”。

    为此,笔者试就涂明宗亲的文章为切入点,系统地叙述和考证涂氏的历史和源流。拟就“由蒙昧走向开明”,“淮夷的起源”,“涂山地望”,“姓与氏”,“中国汉字的演化和‘涂’字”,“家谱的发展与演变”,“江西涂氏源流的几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等七篇,分期叙述,分期发表,供全国宗亲参阅和甄别。

    一、 由蒙昧走向开明

    在盛世和民族复兴的今天,家谱文化隨之复苏和盛行。今天的家谱文化,已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躯,激励后人,增进友谊和亲善,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产生巨大地推动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家谱文化几经波折,历史上人们为躲避无休止的战乱、灾荒,疫疾而频繁的迁徙,加之家谱受政治层面的影响而兴衰等原因,家谱的延续也因之多次断档。就我们涂氏而言,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可信的源流和世系。自近古至现在,族内不知有多少有识之士孜孜以求,在“我们从哪里来”漫漫寻根路上,不少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是应当肯定和受到赞许的。由于历史资料匮乏以及个人知识层面和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所写的涂氏历史和源流的研究文章,有很大的局限性。有的甚至误入岐途,得出了错误的结论,给全国宗亲以误导,其影响之深,不可低估。但怎样才能在纷乱复杂的历史尘埃中,去探索我们祖先的真实遗迹?这是摆在每一位家谱爱好者、研究者面前的课题。

    今读涂明宗亲《涂姓源流推究》一文,甚觉欣慰。在研究涂姓历史和源流的元老级人物中,也有摆脱传统和旧谱束缚,注重从史学和考古学角度去探索历史和源流的开明之士。这一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为族内中青年一代树立了好的样板,也是由蒙昧走向开明的可喜的一步!

    二、淮夷的起源

    我们涂姓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近年来,国家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2008年对蚌埠市郊的双墩遗址的考古发掘和2008年――2013年对安徽怀远涂山附近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发掘,其出土文物经考证,与涂山和涂山氏相关联。在双墩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等文物。经碳14测定,其年代为距今6900――7300年。在这些出土文物中,有607件陶器底部有象形刻划符号,这些象形刻划符号有山川、河流、太阳、树木、动物、植物、房屋等。这些象形刻划符号可单独表意,也可组合句式表意,它包括狩猎、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记事与记数等内容。已初步具有文字记事功能。尽管仍是符号,却具备了文字的某些特征。比早些年发现的半坡陶刻,属于大汶口文化的陵阳河陶刻等指事性刻划符号还早1000-2000年。这是上古时期人类由口传记事,刻木记事,结绳记事过渡到表意刻划符号记事,这一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

    其中的房屋构架刻划符号,经专家们考证,为甲骨文和金文中“涂”的祖型。这就是说,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涂山氏,就已经在淮河中下游区域生活和劳作,创造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双墩文化”。彭邦本教授认为,“涂山氏之名,显然源于干栏式巢居的居住方式和习俗”。徐大立研究员认为,“双墩先民滨水巢居当为‘涂’,所崇拜的神山当为涂山,所处聚居的氏族部落当为涂山氏,涂山氏为淮河流域的土著居民当无疑义”。

    两位学者的结论,把我们的祖先涂山氏的历史源流前推到了7000年前,在中国百家姓里,这是唯一经过考古发掘并经考证的古老氏族。7000年的远古文化是什么概念?它彰显的不仅仅是我们涂氏的历史源流,它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使象形的中国汉字找到了祖源。7000年的历史文化标高,就文字形成的历史而言,也是世界其他民族所不能企及的(世界最早的文字非洲苏美尔人楔形文字5200年)。我们作为涂山氏后裔应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

    以上叙述为淮夷的起源。所谓淮夷,即居住于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夷”,是指“三代”时期相对于中原氏族部落而言的,“东夷”,即指淮河流域以东的氏族部落,其中包括淮夷。此外,还有苗夷,北狄等。

    涂明宗亲在《涂姓源流推究》一文中,把淮夷定义为黄帝时代代表东夷族人的蚩尤战败后,一部分东夷族人被迫迁往淮河流域定居,居住在涂山的称为涂山氏。此说与前面所述考古结论不符,且二者起源相距3000年。事实是:在早些年考古发掘中发现并定义的安徽“大汶口文化”,“尉迟寺文化”,山东的“陵阳河文化”,专家们根据出土文物分析,三地都有共同的文化信仰和生活习俗。据此,专家们认为,在公元前3000年,居住在淮泗一带的大汶口人,遭受江淮地区东北部良渚集团的武装威胁,而被迫各奔东西,一部分迁往皖北,成为尉迟寺人。一部分迁往鲁东南,成为陵阳河人。在鲁东南莒县的陵阳河人把发源于莒县的一条河流定名为潍水,也称淮河,以示不忘祖地。因他们的祖籍在淮河流域,所以,也称他们为淮夷。

    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他们回迁淮河流域的证据,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涂山氏部落。因此,涂明宗亲的涂山氏是山东迁淮河流域的说法为臆想或以讹传讹!

    三、涂山地望

    所谓“涂山地望”,是指《史记》、《尚书》、《左传》等信史所载“禹娶涂山”,“禹会涂山”的所在地,也是涂氏的发源地。由于涂山地望和大禹治水这一辉煌的历史事件紧密相关,因此,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多处的涂山,主要有:濠州说(今之安徽怀远),渝州说〈今之重庆〉,浙江会嵇说,河南嵩山三涂山说,安徽巢湖说等。此外,还有涂氏祖源的涂水说,涂水大夫说等。于是,涂山地望便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上述说法,各有依据,有来自于当地传说,有关文献记载,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和石刻等,不一而足。

    涂山地望之争,据说夏后就开始了,但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唐代苏鄂所撰《苏氏演义》中的记载:涂山分别在现今绍兴,重庆,皖南当涂和蚌埠怀远。那么,在中华大地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涂山和涂水呢?涂山地望究竟在哪里呢?笔者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如后,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于出现多处涂山涂水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涂山氏在助禹治水的过程中,转战中华各地,由于常年在外,思念家乡,故把驻地的山称为涂山,以便每年按礼俗进行祭祀。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查无根据。第二种说法为迁徙说,即涂山氏后代离开祖居地安徽怀远涂山,迁往各地,于是把新居地附近的山称为涂山,以示不忘祖地,还有就是涂山人的山岳崇拜,每年按礼俗祭祀祖先时,必须要有一座神山,于是便出现了多处涂山。

    比较有说服力的是董楚平教授的考证。一九八一年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绍兴坡塘狮子山东距禹陵五公里处出土的徐国铜器,其中一铜鼎铭文“H津涂俗,以知卹讠辱”,“H津”之义为承引,引渡。“涂”即徐人祖居地神山――涂山。“以知卹讠辱”,即恤辱。很显然,这里是指公元前512年吴国灭徐一事。这一支东逃越国的徐人为了“H津涂俗”,必须按祖俗祭祀祖先,因而将在淮河流域的山岳崇拜带到这里,把居住地的山视为神山,就地进行祭祀活动,也命其为“涂山”。以示继承祖俗,不忘忧耻。后人不知其故,便把大禹治水的故事和禹娶涂山,禹会涂山附会其上,这便是会嵇涂山的由来。

    李修松教授在《徐夷迁徙考》一文中也谈到徐夷在迁徙过程中所留下的印记。首先必须说明的是,涂山氏为夏以前徐夷、舒夷、淮夷的祖先,所以夏禹时皋陶为淮夷即涂山氏首领无疑,这一结论已为多数学者所论证。宋人所著《太平寰宇记》卷十六“泗州”引“都城记”曰:“伯益(皋陶子)有二子,大曰大廉,封鸣俗氏,秦其为后也,小曰若木,别为费氏,居南裔为诸侯,至夏氏末,其君费昌去夏归商,佐汤伐桀,有功入为卿士,汤更封费氏之庶子于淮泗之间徐地,以奉伯益之祠,复命为伯,使主淮夷”。秦人是为嬴姓,乃鸣俗氏后裔。为徐人自河南温县一带沿古少水支流丹水北上,徙居今山西屯留。其后徐人的一支由此向西迁至今榆次县古涂水流域,即古徐人留下的“涂水”之名。(本文后面章节还要谈到。) 嬴姓,战國时秦始皇家族,秦始皇嬴政实为伯益之后,其祖源当为涂山氏。

    河南阳城三涂山,即今嵩山三涂山,乃伯益避启的隐居之地。

    《史记.夏本纪》说他曾为让位于夏启而避居箕山之阳,《正义》谓箕山应为嵩山,即距嵩山三十里的阳城,附近有三涂山。根据《左传》昭公四年和昭公十七年的记载,应是伯益避居时留下的地名。

    安徽巢湖涂山说,笔者《夏后涂山氏去了哪里》一文有叙述。

    安徽巢湖涂山及古涂水(今之滁河)同样为涂山氏后裔迁徙留居时所留下的印记,故宁业高教授的巢湖涂山地望说不能成立。

    渝州涂山地望〈今之重庆〉说,从地理位置上看,与大禹治水在江淮和黄淮流域相去甚远,且“三过家门而不入”重庆的地理位置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故不是“禹娶涂山”和“禹会涂山”的“涂山”。凤书公的考据过于牵强!

    笔者认为,涂山地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是地理位置应在江淮流域和黄淮流域这些重灾区,其二是历史悠久,即在夏以前就定名为涂山,其三是涂山附近要有禹会村。

    2008――2011年,中国科学研究院考古工作队,对安徽怀远涂山附近的禹会村遗址先后五次进行了考古发掘,其出土文物证实了史书记载的“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性。2013年12月21日在安徽蚌埠市举行的“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成果发布会”,李伯谦教授代表与会的60多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和专家宣布:“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成果是自汉代司马迁以来,考证研究“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涂山地望的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其说服力是五种涂山说最符合的……”。至此,持续几千年的涂山地望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四、姓与氏

    姓与氏是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係的符号,这种符号的形式及其应用法则隨着社会结构的变革而改变。先秦时期的姓与氏与秦以后的姓氏性质范围都有差别。《国语》韦昭注云:“太史掌姓氏”,说明姓氏在古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由太史专门管理。“三代”和“三代”以前的姓与氏,都是“帝赐”,如唐虞时,禹有功,“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四岳有功,“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合称“一王四伯”。《左传》隐公八年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族就是氏,从这话知道,赐姓命氏都属于天子的权力。按照《左传》、《国语》的记载,姓氏的取得,必须通过命赐的手续。在古代社会中,并不是人人都有姓氏,姓只有具备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才有,而一旦沦为隶圉,姓也就失掉了。而且姓是世代不变的,只要一定的身份得以维持,姓将流传下去。氏则不同,往往改变,这是由于氏是家族的标志,与宗法有关。宗法规定:小宗五世则迁,同时又有新的命氏、别族。所谓别族,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分家。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秦以前。

    了解了姓氏在古代的基本常识,我们再来谈谈涂宗流宗亲的《湖北荆门涂氏源流考》一文。文中有“涂氏源出姬姓,本荀氏,后为知氏,再为涂氏”的结论。继而还有“……知伯贪残,于是韩康子,魏桓子私下与赵襄子联合,反以水灌知伯军生擒知伯,并其地,灭其族,知宗从此灭矣。本为知氏的知徐吾,因别族于太史而为涂氏(以封邑为氏),才得以保全,这便是延续到现在的涂氏。”

    细读这篇文章,涂宗流宗亲犯了许多常识性错误。

    第一,涂宗流宗亲把涂氏的起源定义为知徐吾以邑为氏,即因“涂水”而别族为涂氏。并说:“这便是延续到现在的涂氏。”换言之,知徐吾为涂氏始祖。这是颠倒历史的说法。前面已经讲到,祖籍涂山氏的伯益之后的鸣俗氏,由今河南温县一带西迁至今山西榆次县境内,故而把居住的一条河流定名为涂水。知徐吾的涂水大夫一职,是因地名而封,而不是封职以后才有涂水。如果把知徐吾定义为涂氏的始者,那以前的“涂水”作何解释?所以把知徐吾别族为涂氏而说成是涂氏的起源为颠倒历史。涂宗流宗亲对《史记》、《左传》、《尚书》等信史上记载的“禹娶涂山”,“禹会涂山”及《风俗易义.姓氏篇》注:“涂姓者,涂山氏之后也”等历史典籍不予采信,而偏去纠缠知徐吾一说的旁门左道,如不是作者视短,就是笔拙。

    第二,“本为知氏的知徐吾,因别族于太史而为涂氏,才得以保全,这便是延续到现在的涂氏。”一句,把先秦的氏与现在的姓氏混为一谈。先秦的氏与姓是截然分开的,姓只是少数有特权的人才有,据考证,西周至春秋,有籍可查的只有21姓,72诸侯大都无姓,更不用说小小的涂水大夫了。但到秦代就不同了,秦统一中国后,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同时设立户籍管理制度,始于战国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到秦时已经完善,所以人必有姓,姓与氏便“合二而一”了。把先秦的姓与氏与秦以后延续到现在的姓氏混为一谈,则是概念的混淆。

    第三,先秦的宗法制度规定:“小宗五世而迁”,用现在话说,就是要出“五服”才能“别族”为他氏。知果为知氏的同族大夫,与知宣子当有五世之别,所以能申请太史,别族为辅氏,才得以保全,躲过了知氏的灭族之祸。而知徐吾和知甲〈知宣子)为亲兄弟,即知伯的亲叔父,怎么能别族于太史而为涂氏呢?这在宗法制度上是说不通的。

    第四,“灭族”和“灭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古代灭族是最残酷的刑法,所谓“诛灭九族”,无一人能幸免。知徐吾为知伯的亲叔父,如果知徐吾因别族为涂氏而免祸,那灭族一词将作何解释?

    所以,知徐吾别族为涂氏在古代宗法制度,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笔者近来查阅《国语.晋语九》原文,却找不到“知徐吾别族于太史而为涂氏”这一句,查遍其它有关方面的资料,也无类似的记载。笔者不知涂宗流宗亲是从哪里弄来的这句话?是自已的推测?还是转引别人编造的历史?这一涉及涂姓源流和历史的重大问题,宗流宗亲必须向族内及史学界作个交待!

    说到这里,知徐吾别族于太史而为涂氏,从而为涂氏始祖的结论的来龙去脉已真相大白,即为作者或作者的作者的“假造”。而“造史”历来为史学界所不齿!涂宗流宗亲奉知氏为始祖,顶礼膜拜,作揖作到了别人的胯里,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情何以堪?

    五、中国汉字的演化和“涂”字

    1、汉字的起源

    中国汉字的起源不仅是中国文明诞生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制定标志。中国汉字的起源和世界其它民族文字的起源一样,都是从图画形表意开始的。例如:法国的康巴列尔洞和西班牙的亚勒太半拉洞的图画,古埃及奥治巴女子的情书和印第安族酋长墓碑传记则是比较复杂的文字画。我国近年考古发掘的双墩遗址陶刻画,具有象形表意功能。世界各国都把这种文字画定义为文字的起源,只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的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两河文明都先后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传承到现在,逐渐发展演化成现代汉字。前面章节中已经说过,双墩遗址中出土的房屋构架刻划符号,为甲骨文和金文中“涂”字的祖形。

    2、汉字的演化

    汉字的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1899年发现的比周代金文更早的殷墟甲骨文,有4500――4600字,字形和文字语言表达功能都已系统化。因此,专家们把殷墟甲骨文定义为汉字的定形階段。但定形前必然有一个演化过程,这个过程必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和文字由图画表意过渡到符号表意的过程。隨着20世纪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后,考古新资料不断丰富,例如: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青海民和马厂遗址,乐都柳湾遗址,上海崧泽遗址,马桥遗址,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以及近些年考古发现的河南贾湖遗址,湖北宜昌杨家湾遗址,清水滩遗址,安徽蚌埠双墩遗址等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都有刻划和绘制的各种符号和图形符号。专家们对这些符号进行了释读,认为这些刻划符号为殷墟甲骨文形成以前的过渡性文字符号。这些陶刻符号大约在距今4500――7000年。

    也有专家认为,甲骨文的形成階段应在夏代,根据史书记载,夏代有《夏时》、《夏书》。《夏时》,是历书。《夏书》是记载占卜的。但至今还没有发现夏代文字,故而只能是一种推理。

    殷墟甲骨文中的“涂”与“余”相似,金文中的“涂”与“舍”相似。到秦代,由于秦实行“书同文”,规范和统一了汉字,创立了以小篆为字形的篆体汉字,汉晋时期发展成为隶书,隋唐定形为楷书。“涂”字也由甲骨文、金文、篆体和隶书演化为现在的方块字涂。

    3、汉字的简化与繁化

    从文字学的角度讲,一般把小篆以前的字体称为古文字,其总体特点是象物性。隶书开辟了今文字的时代,由园匀弯曲的线条过渡到平直方折的笔画,汉字也由它的象物化发展为符号化。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地简化和繁化。

    所谓简化,就是字体的简化和字形的简化。由篆体到隶体,再到楷书,都是字体的简化。而字形的简化则是省去一部分笔画,例如:“阝”在左,它的繁体为“阜”,在右,它的繁体为“邑”。例如:“阳”与“郑”就是简化的范例。而两点水的涂,则不属于简化范例,是汉字讹化的典型例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发的汉字简化表,则使汉字简化规范化了。

    所谓繁化,就是增加笔画和增加义符,以示区别字意和字音。如:“涂”、“塗”、“嵞”“䣄”“徐”“舒”等,都属于汉字的繁化。即“涂”、“舍”的繁化,按甲骨文的写法,“涂”的本体是“余”,按金文的写法是“舍”,古代语音转换,它们的原音仍读“tu”。即房屋构架符号演化而来。“涂”的繁化现象,可能是涂山氏后裔在不同迁徙地和不同时期所造的字,以示区别于其它分支的缘故。“涂”,临水而居,“塗”,《古汉语词典》解释为“土丘”,也可能指平原地区,“嵞”,居于山地或居于山上。“䣄”,义符为“邑”,居于城镇或是古代方国。而“徐”义符为“彳”(音赤),走走停停的意思,义为频繁迁徒的涂山氏后裔。“舒”义符为“予”,赐予,赐封,义为涂山氏后裔受封或受姓。

    这里须说明的是:双墩遗址刻划的房屋构架符号是有“水”的,从汉字的起源讲,“涂”为本字。

    汉字的繁化,第一是为了避免形声字的混淆,如:金文中的“月”,为避免与“月”混淆,繁化成“肉”。第二是实际运用的需要,如数目字“一,二,三,四,五……”为避免记账纠纷,繁化为“壹,贰,叁,肆,伍”等。“涂”字繁化则属于第二类。

    汉字的演变规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假借”,什么是假借?简单地说,就是现代汉语语法中虚词的应用。只有假借字的运用,才使汉字摆脱了单纯实词的表意,使汉字的语言表达功能产生了质的飞跃。假借字的运用越多,文字语言的内涵就越丰富。“涂”既是实词,也可用作假借词,如“糊涂”、“涂抹”、“涂改”、“涂鸦”等。

    汉字有它特定地演化规律和历史,直到现在,仍在不断地演进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汉字简化表把“涂”定为三点水的涂,早就是涂姓的统一写法,所以,大可不必去争论什么正统的“涂”,也不须作一些考证和所谓推理,因为这毫无意义。

    到现在为止,还没发现涂氏有其它源头,故天下涂氏是一家。

    六、家谱的发展与演变

    (一)起源,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以血缘关係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文形态。它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从文献角度看,早在夏朝,王室就有了记录自已世系的谱牒,商、周王室也有自已的家谱。汉代著名史学大师司马迁根据前人编辑的有关史料,通过实地考察所得,写成《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楚世家》和《三代世表》等,完整、系统地记录了黄帝、颛顼、啻喾、尧、舜等五帝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以及楚王室由始祖而下的本支历代世系。同时,司马迁还根据春秋时期各国国君的家谱,编成《十二诸侯年表》。遗憾的是,那些原始的家谱文献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早已失传。今天,我们只能见到后人辑佚、整理的部分残本和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述。

    令人欣慰的是,在传世的甲骨文中,却还保留有世界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和释读,其中关于黄帝十一世系和《史记》记载基本吻合。董作宾编著《殷墟文字乙编》中,一件“库1506”的牛肩胛骨,1903年为美国人方法敛收藏,今藏大英博物馆,所载文字是一极为完整的,典型的商代人家族世系。这件家谱一共记录了儿氏家族13个人名,其中父子关系11人,兄弟关系2人。也就是说,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有了以表形式记录的家族世系的家谱了。

    须指出的是,殷商以前的家谱世系,只能帝王才有,而诸侯是无谱的。

    (二)发展与演变,殷商以来,不仅王室有谱,诸侯及一些贵族也都有谱。春秋时期,各国王室的家族事务由政府设置的“宗正”来管理,这其中当然包括王室的家谱编纂。秦代由于时间较短,秦代家谱一般没见记载。汉朝建立后,设置宗正和专门机构管理皇族事务和掌修皇亲贵族谱牒。这些皇亲贵族的谱系现均已亡佚,有关内容只保存在后世的《汉书》和《后汉书》的某些表和列传之中。汉代家谱,见于文献纪载的有《帝王诸侯世谱》20卷,以及《杨雄家牒》、《邓氏官谱》、应劭《风俗通义、氏族篇》和颖川太守聊氏所作的《万姓谱》等。此外,还有一些碑刻。

    东汉时期,政府选拔人才的途经之一是“察举”即根据社会议论来判别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然后决定任用。东汉末年,魏王曹丕在尚书陈群的建议下,实行“九品中正制”,分九个等级从士人中选官,它以士人的籍贯、门第作为主要标准。这种选士方法,当时被称为“门选”。以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都沿袭这一制度。这种选官制度,保证了门第等级的尊严,以及官僚特权階层的利益。因此也就推动了中国谱牒史上公私修谱的第一个高潮。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谱牒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隋唐两代的统治者均出身于豪门贵族,因此,门阀制度也很盛行。但与南北朝时期有所不同。一是隋唐开始以科举取士,与门第关系不大;二是经过隋末农民起义,一些士族衰落了,另一批军功贵族崛起,产生了一批新的贵族。构成了李唐王朝的统治基础,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家谱的修撰权为官府所垄断。唐代《氏族志》、《姓氏录》、《姓族系录》、《元和姓纂》、《皇室永泰谱》、《唐皇玉牒》等,特别是唐显庆四年(659年)修成的《姓氏录》,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入谱。因此,唐代谱牒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即所谓“衣冠谱”。唐末黄巢起义,彻底摧毁了门阀制度。

    五代时期,征战不己,权贵大多靠战争升迁,没有什么显赫家世夸耀,加上贵贱变化无常,更替很快,权贵既不愿意,也没有时间来摆家世,排门第,所以,魏晋以来的政府谱学也就自然消亡了。

    宋朝建立以后,取士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婚姻也很少注重门阀,于是,政府除编修皇室玉牒外,已没有必要再设谱局来编修或收藏其它家谱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仁宗皇佑、至和年间方才得到改变。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苏洵不约而同地编写了各自的家谱,并提出了新的编修原则和具体的方法、体例,使家谱以另一种面目逐步走向繁荣。

    欧、苏体例摒弃了以前不太清楚的祖源,采用史书体例和图表方式,以五世祖为基祖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享年、墓葬等形式的新型家谱,时称“小宗之法”。在欧、苏体例的指导和规范下,宋代民间兴修家谱之风极盛,很多士大夫,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曾肇、许元、黄庭坚、文天祥等,亲自主持了自己家族的家谱纂修。可惜时代久远,宋代所修之谱如今传世的很少,只能从宋人文集和相关论述中了解一些情况。

    辽、金、元三代家谱已基本失传,见之目录记载的也很少。

    明清两代的家谱编修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明洪武初,由于政府鼓励家谱的民修,所以,家谱的编修基本普及。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古本”,大多是明清两朝篆修的。为了抬高和标榜家族的高贵,很多家谱采用了“大宗之法”,动辄上溯几十代,上百代,必定以古帝王或名人为先祖,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祖源造假现象,清乾隆年间,政府专门为此颁布规定,禁止这种乱攀帝王贵胃的编纂。(见笔者《也读清代谱禁》一文)

    明、清时期,特别元末,由于蒙、汉大地主竞相兼并土地,加之连年災荒,造成了大量的流民,终于爆发了元末农民大起义,大起义持续了十八年,元朝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残酷镇压,以及农民起义军之间的厮杀,使大片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明初,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由开始阶段的政府强制性移而后的自发移民,

    这次移民一直到清代中叶,前后延续了四百余年。大移民对家谱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在频繁的迁徙忙于安家立命,根本无法顾及家谱的编修。因此,这段时期也是历史上家谱衰落和断档时间最长的时期。

    (三)几点小结:通过上述家谱的起源与家谱的发展与演变,我们巳经掌握和了解了家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状况,这些状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上古时期的家谱是帝王世系,夏以前没有诸侯列表和世系。

    2、在殷墟甲骨文以前,还没有发现其它系统性文字,因此,家谱的世系和人名最早只能追溯至殷商甲骨文的记载,或以《史记》记载的世系列表为依据。故除此以外的世系、列表、人名、配氏及文字叙述,是不存在的。〈读者可参阅笔者《也谈古蔺谱》一文)

    3、由于年代久远,连年战乱不断,改朝换代,宋以前所修的家谱或由官府保存的家谱几乎遗失殆尽,能流传到今天的古本家谱可以说基本没有,但也不排除民间有极少藏本。

    4、明清时期为家谱的普及期,由于移民潮的影响,也是家谱断档时间最长的时期。这也是移民后裔长期找不到可靠祖源的主要原因。

    以上四点,笔者认为,这是广大家谱爱好者、研究者必须认真对待的原则性意见,也是广大读者用以甄别各家文章的标准性意见,所以,任何考谱都不能脱离中国历史和家谱演变的历史去考谱或撰写家谱。

    笔者最后须强调的是,大家可认真读读涂清华宗亲的考论文章,清华宗亲对谱学的研究很有见地,文章中处处贯穿着以史为据,以现代最前沿的考古学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他的很多观点是应当借鉴和肯定的。因之,也是广大中青年族群的偶像。以涂清华、涂秋亚为代表的“少壮派”,是我们涂氏的希望。

    七、江西涂氏源流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

    江西涂氏,指明代以前的豫章郡望和南昌郡望。江西涂氏的历史源流可分为:涂山由昉、夏后沉沦、避难江东、汉初南迁、豫章郡望等几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述标题内容,笔者已在《江汉涂氏源流考》、《夏后涂山氏去了哪里》、《旧谱王导序辨析》、凤书公《涂氏受姓记》和译文等文章中作了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本篇着重谈谈与上述源流考相悖的问题。有一种风行一时的说法是:东晋钦公封侯后,涂山氏由安徽寿春直迁封地江西新吴(今江西奉新县)。其代表文章为《涂姓史话》,这种说法把涂山氏夏代到东晋这一段历史源流模糊化、静态化了。好象涂山氏一直在涂山国的地域范围内居住了2400年,这与历史事实不符。

    历史事实是:夏后涂山氏经历了汤灭夏、周代周公和周穆王的两次东征、春秋吴灭徐等四次劫难,涂山氏大部分分化出去,一部分避乱于皖东、皖南,后迁居江东,成为江东大族,汉初受项籍大族牵连,被迫迁居海昏,即后来的江西新吴,逐渐发展为南昌和豫章郡望。而另一部分徐人经河南西迁入山西、陕西,成为后来的秦人,即涂氏的西北支系。汉代学者涂恽,平陵人,即今之陕西兴平县人,其先祖应是涂氏西迁的一支。

    宋代名士涂定辞,四川蓬州人,即今之四川仪陇县人,其先祖可能是陕西入川的。和沿长江而上入川的另一支,成为涂氏的西南支系。涂氏的迁徙路线和《中国移民史》中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移民迁徙大致相符。

    夏后至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战乱不断,中原和两淮流域为战争的主战场,人民为避战乱而流离失所,涂山氏怎可能独善其身呢?

    再来看看全国家谱,特别是安徽的家谱,现居于安徽各地的涂姓,绝大部分都不是原住民,他们的始迁祖都是在元、明、清时期由江西,湖北等地迁入的。从夏到现代,一直居住在淮河中下游地区的涂氏支族,到现在还没有发现。

    移民迁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除了因躲避战乱、灾荒外,历朝历代的军事屯垦,、戍边,官员在当地的留居,经商,职业工匠的流迁和劳务迁徒,以及人口稠密地区向人口稀少土地荒芜地区的自由移民等,历史上从没停止过。

    正确地考证涂氏历史源流,应当是把涂氏的历史和迁徙路线放在中国历史和中国移民史中去考证,涂氏的移民迁徙只是中国移民史的一部分,涂氏只能裹挟其中,而不是在这之外。所以,静止的,孤立的考证涂氏的历史和源流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因而是不可取的。


    最后的几点说明:

    1、为方便读者阅读,文章很少列举枯燥而繁锁的考据,故不能视为笔者无据。

    2、文章大量篇幅介绍的是历史常识,而这恰巧是考论者和读者容易忽视的。是否有悖于常识,是鉴别一篇文章历史价值的基本要求。

    3、系统地知识才能称为知识,系统的理论才能称为理论,涂氏历史和源流必须要有系统性,笔者试图努力实践涂氏历史源流的系统性,本文可视作一种尝试。

    4、本文的参考文献包括:史书、前沿考古成果和专著、《中国移民史》、《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考究》系列、汉字学研究文章、家谱学研究文章和全国部分家谱等。


    全文完。


    湖北  涂纪林

    二0一八年一月二十六日



    关于《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的真实(全文)》的评论
    涂淑贵(涂相贵)  2018-05-07 11:48
    好,摘录下来,慢慢研读 [回复]
    发表评论 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还未注册?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天下涂氏网 tushi.cn Powered by TuShiCms 主管单位:天下涂氏网管理委员会
    站长:涂秋亚 常务站长:涂卫富 涂道明 副站长:涂恒强 涂伟中 涂建有
    涂氏QQ群1:5086881(已满) 群2:8530384(已满) 群3:47711282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闽ICP备090269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