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公告
  • 动态
  • 纪事
  • 涂氏家谱
  • 谱迅
  • 机构
  • 大事
  • 宗彦贤达
  • 古代
  • 近代
  • 现代
  • 宗亲联系
  • 名录
  • 相册
  • 寻亲
  • 谱牒家乘
  • 谱序
  • 祖像
  • 字派
  • 家族建筑
  • 村落
  • 宗祠
  • 祖陵
  • 涂氏产业
  • 企业
  • 人才
  • 广告
  • 网站事务
  • 留言
  • 投稿
  • 链接
  • 涂姓史话
  • 源流
  • 传说
  • 文化
  • 涂氏宗祠
  • 宗祠
  • 祭祀
  • 记录
  • 相关链接
  • 百科
  • 贴吧
  • 预留
  • 关于本站
  • 宗旨
  • 历程
  • 联系
  • 热门搜索:涂氏宗祠
    当前位置: 首页 涂姓史话 涂氏源流 影响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涂山氏族

    影响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涂山氏族

    来源:原创   发表:涂修呈(涂修呈)   发表日期:2018-03-05   浏览次数:   【加入收藏夹】

    从中华文明浅析涂山氏族

      目前已知的中华文明文化遗址有辽河红山文化遗址(约5500年)、黄河下游龙山文化遗址(约4500年)、黄河中游仰韶文化遗址(约7000年)、淮河中游双墩文化遗址(约7300年)、长江下游良渚文化遗址(约5000年)等。其中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双墩文化经过融合后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主流文化---中原华夏文化。

      大禹是中华的治水英雄,影响了中华文化4000余年。大禹的父亲鲧也是一位负责治水的领导,只是方法不够好,治水失败被杀。中华文明是以农耕文化为主,而农耕文化就是人与水如何相处的过程。因此,治水从7000年前一直到今天都是中华文明绕不开的课题。大禹父子不是最后的治水领导,也不是最早的治水领导。在大禹父子之前的数千年间,有很多很多部族首领带领着族人与水搏斗,以改变部族的生存环境。只是工程大小不一,治水方式各异。

    人口的增长需要更多的土地耕种,生产力的提高也使大规模的治水工程成为可能。在一个伟大的历史机遇期,大禹父子为中华文明创造了伟大的治水文化。他们带领中原华夏人民,运用中华文明的智慧,历经艰难困苦,治水成功。

    从中国的历史上看,大的水灾水患都是在黄河与淮河的中下游(有无数的生命被洪水吞噬)。由于黄淮的上游为高山多雨,中下游为低海拔平原,河水中的泥沙随着流速的减缓而沉积堵塞河道,洪水泛滥也就不可阻挡了。

    以4000年前的生产力水平和交通能力,大禹在十几年间治理了天下九州的水患,显然是不可能的。从历史上的水患记载和夏启后的势力范围看,大禹父子的治水范围是在黄淮地区,主要就是黄河泛滥和淮河积水。

    从后世的治水经验看,鲧所采取“堵”的方式治水并不完全错误。所谓“堵”就是筑堤,如今的黄河大堤、淮河大堤、金宝圩大堤(东吴大将丁奉筑)都是采取“堵”的方式治水。大禹吸取了父亲的经验教训,除了“堵”更注重“疏”。疏通河道的宽和深,保证河道的容流量,疏通弯道,以利洪水快速通过(劈嵞山引淮工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进入工业文明的现代人类,依然继承着堵和疏这一遗产。

    双墩文化遗址距今已有7300年。出土的字符“”为涂山之涂,“”字两边为水,中间的山形(房形)为“”,意为在涂山上的家。“”字是天下所有涂山(水)之涂的源头,也是天下涂姓之涂的源头,更是中华涂山氏的发祥地。

    在大禹治水之前,涂山是一座整体的山。涂山的北面有水自西向东流过,南面之水自东流向西,形成“”字型。淮水自河南向东流入安徽寿县,过淮南后被凤阳山阻挡,向北又被涂山拦住,只好向西绕过涂山进入淮北平原。当夏季的山洪汹涌而下时,涂山下成为一片汪洋。

    参照后世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工程量,仅淮南至淮安段的淮水堵疏工程量都是巨大的,何况还有无数支流。因此,每一支治水队伍都是要用万人来计算,否则其工作成果是很难显现出来的。一支上万人的治水队伍,其粮食需求、工具消耗是巨大的,一般的部族根本承受不起。

    大禹的夏后氏部族是中原地区的大部族,但浩大的治水工程夏后氏部族是没有能力独立完成的。因此,大禹需要联合黄淮流域的其他部族,共同治水。

    据涂氏家谱记载,涂山氏始祖慎熙为黄帝第二十五子。黄帝的元妃是西陵国之女,元妃生四子,少子累。累好远游,遍游名山大川,后死于涂山,其守陵之子慎熙被封为涂山国主。慎熙本姓公孙,为涂山开国首君。无论有没有慎熙其人,或者慎熙是不是黄帝之孙,涂山氏部族是淮水中游的土著部落繁衍的无疑。涂山是涂山氏部族的神山,也是涂山氏部族的名称。

    涂山氏部族被称为淮夷,夷是相对于中原核心地区而言。涂山氏部族是仅次于夏后氏部族的大部族,大禹要想联合其他部族共同治水,就必须首先做好涂山氏部族的工作。只要涂山氏部族愿意接受大禹的领导,其他部族就会跟进。如何做好统战工作,如何才能让涂山氏部族成为大禹治水大军的一支重要力量,结果就是政治联姻。政治联姻从远古一直到今天都是一种很好的结盟方式。

    史书记载,大禹因为太忙了,到三十岁还没有结婚,这是不可取的。大禹作为部族首领,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都是最高的。古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繁衍后代是每个男人非常重大的责任。大禹的父亲被杀,他又是部落首领,繁衍后代的责任更加重大。从社会伦理上讲,三十岁的男人还没有结婚,估计都会被吐沫星淹死。因此,大禹无论有多忙,三十岁之前一定结婚生子了。事实上大禹与涂山氏女结婚后也只在家呆了四天就走了,忙并不是理由。

    那么,为什么史书上讲大禹在三十岁和涂山氏女结婚时一直是单身呢,因为涉及到正统,被大禹的儿子夏后启强行篡改了。明成祖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把自己篡改成嫡出于马皇后。蒋介石为了尊重宋家,把宋美龄尊为夫人,以前的几位女人盖不承认。大禹为了政治联姻,尊涂山氏女为夫人,不承认以前的女人也是可以接受的。

    既然是政治联姻,涂山氏女就不可能是普通百姓家的女儿,一定是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一定是涂山氏部族首领家的女儿,首领的氏一定是涂山氏。

    由于涂山氏部族势力强大,由于大禹借势涂山氏部族,大禹没有把涂山氏女娶回夏后氏部族,而是在女方家与夫人完婚,这应该是双方妥协的结果。

    涂山氏部族居住的地方有山有水有肥沃的土地,农耕水平先进,社会财富比较多,文明程度比较高。

    大禹有了涂山氏部族的支持,其治水工程自然是轰轰烈烈地推进着。各部族依照大禹的指示在自己的标段施工,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而最难的标段由大禹亲自领导。

    淮水被凤阳山阻挡不能东流,在涂山前聚集。大禹经过勘察,决定从涂山的裂缝中开凿出一条通道,引淮水北流。当时能使用的工具是十分有限的,从勘察、设计到施工是非常艰难的,其困难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

    淮水流到涂山因为海拔很低,水的流速很慢,水的冲击力相对就不大。涂山的西面是低洼地,北面是平原,因此,如果没有人类的引导,淮水是没有机会和力量劈涂山而过。

    大禹带领着涂山氏部族的治水大军奋战在涂山南北,涂山氏女把家安在涂山台桑,陪伴着在山上开凿通道的夫君。然而,开凿通道的工程太重要太艰难了,大禹只能吃住在工地,监督指挥着工程队伍。

    经过几年的奋战,涂山通道贯通了,淮水从涂山直流入北,涂山下的水患解决了。在这几年中大禹很少回近在咫尺的家,以至于他的儿子启出生的时候他都不在身边。

    史载大禹“治水十三载过家门而不入”并非是大禹有十三年在外治水,路过家门都没有回家。如果大禹在很远的地方治水然后又往回走路过家门却没有回家,是不通情理的,涂山氏部族首领也会生气的,就会影响整个治水队伍的团结。治水十三年,好不容易路过家门却没有进去看看妻子和儿子,这让妻子的娘家人如何接受,又如何能够稳定大局?更何况在那个时代因为受天气的影响,是不可能施工365天的,在不能施工的季节,大禹是完全可以回家看望妻儿。大禹作为治水大军的总领导,主要职责是规划、监督和协调,把握大局。

    过,走来、走去为过。由于开凿涂山通道太艰难了,大禹在涂山工地监督指导的时间就比较久,来来回回有好几年。“过家门而不入”应该理解为大禹在家门口工地上来来回回的几年时间都很少回家陪伴妻儿,这样一个事业心强又不失人情世故的总领导才更现实。

    大禹与涂山氏部族的政治联姻,使他的治水队伍更加强大,最终完成了他的治水事业。当黄淮流域的水患得到彻底的治理后,召集各部族开一次大会,交流治水经验、嘉奖治水先进单位和个人就成了一次重大活动。涂山氏部族因为势力强大,治水功劳大,地处淮水中部,与各部族的距离均等,成为大会举办地就顺理成章了。

    当黄淮流域的各部族齐聚涂山大会时,大禹的威望达到了顶峰。而涂山氏部族的影响力也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夏之兴也以涂山”、“禹曰:予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于不子”、“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涂山氏女成为强大的涂山氏部族的杰出代表和形象代言人,同时,其特殊的地位也庇护着涂山氏部族更好的发展。

    涂山氏女的特殊地位及其所处的环境,使启的教育和成长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启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更是在政治上得到了涂山氏部族强有力的支持。启成功成为大禹的继承人(启的子孙为争夺继承权大打出手)成为夏后部族的首领,并打败帝位继承人益,开创了奴隶制度的夏王朝。

    如果没有涂山氏部族这个强大的后盾,涂山氏女是没有机会成为大禹的妻子、是没有能力教育好启、是没有办法帮助儿子成就霸业。世间女子多如繁星,但有几人能够与大禹匹配;史上成就霸业的帝王有很多,但有几人的母亲能与涂山氏女相比?从某种意义上讲,涂山氏部族养育了涂山氏女这位杰出女子,培养启成材,并帮助启打破传统成就霸业,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

    涂山原来的形状是“”,被大禹劈山导淮后涂山成了两座山,涂山的涂字就变成了“嵞”山山表示东西两座涂山,为本音。屈原的【天问】中“焉得彼嵞山女”,很清晰的说明了“嵞”是很古的字。屈原在出使齐国时路过涂山是知道涂山的真实状况,只是涂山依旧在,涂山氏族无处寻。所以屈原才问老天:涂山氏女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是在台桑婚配的吗?影响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涂山氏族去了哪里呢?

    史书记载,启在争夺帝位的时候,一开始并不顺利,处于劣势,甚至是被益拘禁。启争夺帝位毕竟是反叛嘛,有违传统、礼法,他的力量也只是夏后氏部族。当启处于绝对劣势,甚至是生命都受到威胁的时候,生他养他的母亲和培养他成材的涂山氏部族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乎出兵伐益,并呼吁其他部族拥戴启。启毕竟是大禹的儿子,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欺凌启,哪怕他有错。力量的平衡被打破了,涂山氏部族的力量成为夏后启最倚重的力量。后来伐有扈氏的甘之战,涂山氏部族的力量依然是六支力量中的一支。

    涂山氏族人跟随启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涂山氏族人战功赫赫、封官进爵、镇守四方。涂山是涂山氏发祥地、是涂山氏部族的神山。镇守四方的涂山氏族人在祭祀的时候就把附近的山视为涂山,以示对神灵的敬仰和对故土的思念。

    涂氏家谱记载,涂山氏自首君慎熙开国,历八百四十年,被昆吾所灭。

    昆吾国封地在运城,后迁都濮阳,为后夏时期的十大诸侯之一。夏太康时期,王政腐败,昆吾国联合其他诸侯组织勤王之师,自封为盟主。夏桀时期,昆吾国造反,首先南下攻打夏最重要的诸侯涂山国。战争是惨烈的,尽管天下九州的涂山氏族人被号令回国参战,却依然没能挽回败局。历八百四十年的涂山国被强大的昆吾造反集团所灭。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对天下万民说:“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

    昆吾造反集团灭涂山国后,商汤兴师伐昆吾。昆吾被灭后转伐夏桀,并号令天下随他一起讨伐夏桀。敢于违抗者,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概不宽赦。涂山氏族人当然不会听从商汤的号令讨伐夏桀,最终被商汤尽数诛杀。

    涂氏家谱记载,涂山国被昆吾灭之,涂山氏遭遇大劫难,幸存者远逃越地。

    甲骨文中的涂为“”字,因为西边的涂山已经不再叫涂山了。涂山下流过的水是涂山氏族人在大禹领导下,用智慧和汗水甚至是生命开凿出的淮水。

    当我站在涂山禹会台遗址前,仿佛看到了那无数我涂山氏族人健硕的身影和涂山上那巨大的“嵞”字。

                      2018年3月5日于宣城涂山



    关于《影响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涂山氏族》的评论
    涂章(涂章)  2020-08-28 13:28
    唯独微信不能发链接。 [回复]
    涂登才(勤奋的TdC)  2018-07-20 12:46
    推理的有根有据,合情合理。 [回复]
    发表评论 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还未注册?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天下涂氏网 tushi.cn Powered by TuShiCms 主管单位:天下涂氏网管理委员会
    站长:涂秋亚 常务站长:涂卫富 涂道明 副站长:涂恒强 涂伟中 涂建有
    涂氏QQ群1:5086881(已满) 群2:8530384(已满) 群3:47711282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闽ICP备090269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