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公告
  • 动态
  • 纪事
  • 涂氏家谱
  • 谱迅
  • 机构
  • 大事
  • 宗彦贤达
  • 古代
  • 近代
  • 现代
  • 宗亲联系
  • 名录
  • 相册
  • 寻亲
  • 谱牒家乘
  • 谱序
  • 祖像
  • 字派
  • 家族建筑
  • 村落
  • 宗祠
  • 祖陵
  • 涂氏产业
  • 企业
  • 人才
  • 广告
  • 网站事务
  • 留言
  • 投稿
  • 链接
  • 涂姓史话
  • 源流
  • 传说
  • 文化
  • 涂氏宗祠
  • 宗祠
  • 祭祀
  • 记录
  • 相关链接
  • 百科
  • 贴吧
  • 预留
  • 关于本站
  • 宗旨
  • 历程
  • 联系
  • 热门搜索:涂氏宗祠
    当前位置: 首页 网站动态 宗亲记事 祖地江西宜黄纪行(大埔涂氏族谱主编涂增泉)

    祖地江西宜黄纪行(大埔涂氏族谱主编涂增泉)

    发表:涂家(admin)   发表日期:2006-10-01   浏览次数:   【加入收藏夹】

      江西宜黄是大埔涂氏祖地。族谱记载,唐乾符广明间(876—880)黄巢之乱,钦公二十世孙,江州通判允公(埔谱称大一公)自南丰(今江西南丰县)偕父兑公(一作宏公)徙宜黄崇贤乡八都港东之苍源,是为宜黄涂族始祖;二世汉公,后唐谏议大夫,因五代之乱迁宜黄崇贤乡一都石麓峰;,三世保公、俊公一宜黄一丰城衍为两大支,今分布东南八省。埔族是保公衍派,在宜黄有一十五祖,时跨晚唐至南宋约400年,期间是大埔涂氏历史上辉煌时期。然而,埔族宗人对苍源、石麓还很陌生,正在编修的大埔族谱对于宜黄400年族史的记述,没有宜黄老谱作蓝本,我作为主编,也于心未安。2005年4月,我辗转跟宜黄二都镇帘前村老支书明贵宗亲取得联系,利用“五一”长假北上宜黄,追寻远去的家园,实现了宜黄寻根的夙愿,此行难忘,爰记于卷。

      东南八省涂氏史书——宜黄老谱

      在明贵宗亲的支持下,在帘前村找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宜黄老谱。

      宜黄族谱称“凤冈涂氏重修宗谱”(凤冈即宜城所在地),全谱三十二卷,用精美的专用木箱珍藏。凤冈宗谱修于1923年,当年宗谱共制62部,以诗一首诗编号:“涂山赐姓溯源流,簪缨世胄自春秋;西汉谏议明经学,东晋新吴爵封侯;允公来宜为始祖,唐授九真任江州。宋室‘三贤’著今猷,‘五桂’绍箕裘,盛朝衣冠拜冕旒”。帘前村存谱是“桂”字号,据说是今宜黄唯一幸存之谱,虽历80多年世事云风云仍完好无损。

      凤冈宗谱循古谱体例,有序、传、志、记、像、赞、图、表、册、诰敕、科第、簪缨、遗文、诗词歌赋和历代世系,记载着宜黄涂族三千多年的生命史和族史。

      凤冈谱始修于宋开宝八年(975年),是五世叔祖京城兵马都指挥使加节制使节公“将上祖所作谱图重行缵述”,并为之序。之后千年间,虽经多次兵燹,贤者广搜残篇续修,各支合而分,分而合传修十余次,该谱有序数十篇,是后人徵信的文献。资料十分珍贵,如大始祖钦公出镇江西时官职称“总督兵马上将军都元帅”为我十八年来收集的二十多种谱所未见。

      凤冈谱记载的世系是春秋实公至宜黄的四世祖僓公长子宏、四子让、九子丕部分后裔居栖源、南郛、附东、北诹、寨上的五支世系,其中南郛支为让公后裔,与埔族同祖十一世骥公。在谱中有埔族宜黄十二世祖良恢公以上历代祖的记载。谱中所记蕃衍迁徙,缕析条分,标注精详,是东南八省涂族寻根问祖的依据和导图。

      我十分感激谱的保管者,并盼望此谱有一天能影印重版,化身千百,存之永远。

      苍源寻根

      苍源,宜黄始祖允公故里。据丰城谱《宏(兑)公墓志》,宏(兑)公及子允、孙汉、曾孙保和俊四代同堂居住于此,是东南八省保、俊子孙古老的家园。我在明贵和漠源村主任传寿宗亲的引领下,于5月3日晋此。

      苍源曾称涂家畲,今还称苍源,是二都镇漠源村一个自然村,离二都镇10公里,去宜城约20公里,到漠源主村要经过这里。村子并不大,已无涂姓人家,有二个村民小组,居李、袁等姓村民。村子座落在山谷里,民房稀疏,筑在山沟的两旁,这是一个平静的小山村。在黄巢之乱的烽火岁月,这里当是安全的避兵之所。但是,沧海桑田,这里已没有什么涂家的遗存了,只在谱里记载着过去。

      凤冈谱云,允公之父兑公与吴妣,允公与妣梅氏、赵氏,两代五祖妣葬于苍源长村冈,今地名已更,连当地人也不知过去的长冈是现在的哪座山,传寿宗亲说,漠源村宗人苦寻祖墓多年,一无所获,寻根的子孙在这里已没有什么籍以凭吊,令人悼叹不已。我者环顾四周苍山——祖茔安在?

      石麓怀古

      在明贵和良齐二位宗亲的陪同下,我还晋谒二世祖汉公故址涂家寨。

      石麓峰是帘前村后的一座高峻的石山,主峰高282米,丹霞地貌,苍绿间可见丹崖裸露其表。石麓原是早唐江西涂姓祖山,有记载的是钦公十三世孙寅公及万(一作崔)妣葬在石麓“祖坟之次”,故谱中有仙山之称。允公的曾祖、豫章刺判史元琛公在石麓筑有享堂,“为行止暂息之所”,常携三子来此祭扫祖坟。谱载,五代之乱汉公率众“筑城拒寇”,因居于此。

      石麓又名寨上,寨上即石麓峰后的一个村寨,今称涂家寨。涂家寨今是帘前村一个涂姓村民小组,全村20多户,100人,他们是西宁、安南招讨使丕公后裔,与大埔涂氏同祖四世僓公。

      这里交通不便,出入主要靠一条有380多石阶的古道,是一条捷径;还有一条是1982年开凿的简易公路,从山南绕西上山,全程5.5公里。村里的通讯工具只有一部无线电话机,是县电信局扶贫安装的。这个被节公称为“绝嚣纷于市井”的深山村寨,过去“沃壤绵延十余里”,现在宗亲们主要依靠320多亩耕地和7000多亩山林谋生。

      走进村子,我们受到宗亲们的欢迎。通过无线电话他们得知有广东宗人到此寻根,早就下山去县城准备酒菜,使我感动不已,愧无以对。

      村子有不少古树,在守望着千年古寨。民房不多,有的还住全用木头构建的房子,觉得有些原始。我看到,有五六座破旧无人居住的的木房和废弃的水井,知房主人已下山远去。令人惊诧的是,石麓山上的涂家寨竟有一展数十亩平坦农田。村子四周群山簇拥,先祖曾有呤咏山村的诗篇,如“石麓十景诗”其美丽风景名不虚传。良齐宗亲对我说,涂家寨有过去的辉煌,这里和附近曾有18个涂姓聚居村落,还形成过长二里的街道,曾住过三万兵民。随着宗人的远去,除涂家寨外,都废弃了,有些遗址还隐没丛林中,如谱上记载的虹桥村。

      与其说允公故里已没有什么遗存,给人空寂和遥远的感觉,而涂家寨却有不少故址,把历史拉近了千年。

      —— 汉公故址古井。汉公故址在涂家寨的村后的楼堂园,而楼堂园已没有楼堂的遗迹,只有一口井古在张口诉说千年沧桑。这井的形制很独特,井圈并不高,跟井台连体,用丹岩凿成,直径约两公尺。今井里填满泥土,长着野草,但完好无损。我在此佇立良久,这寂静的楼堂园,就是已知播迁东南八省,汉公二子保、俊两大支系子孙起点吗?

      —— 石麓关隘寨门遗址 族谱累累述及汉公“筑城拒寇”,在涂家寨仍可找到其历史见证——即两处关隘遗址。我跟良齐宗亲拨开村北关山已荆蔓丛生的山路,找到了古关隘用石头砌筑的寨门遗址。寨门石墙虽已多倾圮,但可见其雄踞关山,北朝宜城,扼一条上山古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五代争战不已的烽火岁月,汉公率众拒寇史实,不但记在谱上,而且写在这关隘寨门的石头上。

      —— 石壁书院遗址 石壁书院是丕公之子四川谦访使亿公创办供族子弟读书的义学,谱中有《石壁书院升降记》叙述其史。它位于楼堂园附近,涂家寨称其地名为“书园”,今拨开草丛可见书院台阶,墙基。其规模不算很大,但处在山窝里,环境幽静。

      石壁书院是宜黄涂氏家族崇文重教、诗书传家的历史见证。涂氏家族牢记“富不学则亡其家,贵不学则失其位,贫不学则坠其宗、贱不学则丧其身”的祖训,奋发读书,创造了涂氏家族诸如“九子十知州”,“五桂三贤”的奇迹。据谱载,宜黄涂氏自北宋至明清,有进士、乡贡进士47人,朝庭命官250多人,文韬武略,族甲一方,这就是涂家历代重视教育的结果。

      —— 涂氏宗祠 涂家寨宗祠,是宜黄各支宗祠中唯一存在的支祠,初建于宋,由丕公“披荆创造”,元代建于村后,遭兵燹,又复建于村尾,因祈雨不慎失火烧毁。康熙壬申(1692年)再建于关山之南,即村首,光绪癸未(1883年)再因祈雨被火烧毁,最后重修于光绪戊戌(1898),距今一百二十多年。祠堂立面高且宽大,近似徽派马头墙建筑,气势恢宏。祠正门额刻“涂氏宗祠”,其上刻“世荣”,两侧副门顶,左刻“乡贤”,右刻“名宦”,均是石刻。大堂上有两匾:“新吴衍裔”、“石麓世家”,今已无存。寝室中祀允公至名宦台州知府自强公一脉,左右各祀丕之后石麓洋涫两支祖。宜黄过去有好几座涂氏支祖祠,现在只有涂家寨祖祠保存完好。

      在涂家寨午餐之后,我问一个从县城回来度假的小姑娘:“你知道什么叫文物吗?”她眨了眨眼睛答道:“文物是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高兴给她100分。涂家寨是一个千年古村,很有旅游开发价值,我以保护好寨子的一草一木和文化遗存等待开发与同宗们作勉。

      最近,明贵宗亲来电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抚州市政府计划投资48万元给涂家寨5.5公里公路硬底化,余40万元由村里自筹。我相信在同宗的帮助下,定能实现涂家寨宗人的愿望。



                     大埔涂氏族谱主编涂增泉 2006年4月28日
    关于《祖地江西宜黄纪行(大埔涂氏族谱主编涂增泉)》的评论
    涂炎勋(tyx4368)  2011-05-10 18:52
    增泉宗亲:你好!有幸拜读了你给涂氏各位宗亲所写的这篇文章,使我感受很深,你为涂氏后人了解自己的家族发展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使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涂氏宗族的历史。谢谢了! [回复]
    发表评论 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还未注册?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天下涂氏网 tushi.cn Powered by TuShiCms 主管单位:天下涂氏网管理委员会
    站长:涂秋亚 常务站长:涂卫富 涂道明 副站长:涂恒强 涂伟中 涂建有
    涂氏QQ群1:5086881(已满) 群2:8530384(已满) 群3:47711282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闽ICP备090269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