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史料记载,汉奸吴三桂杀害永历帝之后,焚尸灭迹,仅将部分骨肉分赐诸将食之,以观诸将之心。焚尸之后用风簸将灰鼓散,叫“焚尸扬灰”,故至今未发现有永历帝之墓。仅贵州都匀大坪镇有永历帝的衣冠冢。当地扶姓人家说,是他们先人明朝大学士扶纲派人搜集衣冠而葬的,为隐其真,只传是桂王坟,不留碑记。扶纲是因明亡不愿降清而回乡隐居的。帝墓左边是编修涂宏猷的 发冢,右边是节愍侯邬昌期的衣带冢。民国十年都匀县奉令修史,查实桂王坟乃永历墓,才为其树碑立传,省长任可澄、省志总 陈炬、知县窦全曾都为之写了碑记,碑文“大明永历皇帝陵”几个字,墓碑及碑记是时任四川綦江县县长张瑞徵写的(张系都匀人),还修了些亭阁楹联,帝墓才初显规模。墓高3米、径6米,碑高1.62米,宽0.81米、厚0.13米,碑字阴刻正楷,字笔工整秀丽。涂宏猷和邬昌期二人,是咒水之难42大臣之二,坟比帝坟小得多。笔者曾于1985、1988、1991年三次谒陵,“文革”中被盗迹象仍清清楚楚,帝坟从前到后挖了一个大坑,碑断为两截仰卧坟前土中。1996年都匀市人民政府公布大明永历皇帝陵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着手修复帝陵。2003年笔者再次瞻仰,状况大为改观,坟用青石砌边,水泥勾缝,碑文由书法家芦如平书写,前边加修了上下山的双向百级石阶,供游人拜谒。
涂裕忠/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