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公告
  • 动态
  • 纪事
  • 涂氏家谱
  • 谱迅
  • 机构
  • 大事
  • 宗彦贤达
  • 古代
  • 近代
  • 现代
  • 宗亲联系
  • 名录
  • 相册
  • 寻亲
  • 谱牒家乘
  • 谱序
  • 祖像
  • 字派
  • 家族建筑
  • 村落
  • 宗祠
  • 祖陵
  • 涂氏产业
  • 企业
  • 人才
  • 广告
  • 网站事务
  • 留言
  • 投稿
  • 链接
  • 涂姓史话
  • 源流
  • 传说
  • 文化
  • 涂氏宗祠
  • 宗祠
  • 祭祀
  • 记录
  • 相关链接
  • 百科
  • 贴吧
  • 预留
  • 关于本站
  • 宗旨
  • 历程
  • 联系
  • 热门搜索:涂氏宗祠
    当前位置: 首页 涂姓史话 涂氏源流 巫山得名、诸多地望及其历史内涵考

    巫山得名、诸多地望及其历史内涵考

    发表:涂秋亚(tqy)   发表日期:2009-04-19   浏览次数:   【加入收藏夹】
    巫山一名,因与古今历史上的许多文人骚客有关而声名远播,但关于其名称的来源、具体的含义以及地里位置上分布的多元性,至今未见有人加以系统考证。
    从《山海经》、《楚辞》、《乐府诗》等早期文献,一直到现代的《辞源》等工具书以及报刊书籍,按出现的频率计算,显然以今天重庆巫山县境内的巫山最为知名。其次,要数今山东肥县西北的巫山,相传山上有汉郭巨葬母之所,故也称孝堂山。除以上两处之外,淮北、苏南、浙东、晋南、两湖也有巫山。笔者经过考证,认为巫山的得名以及呈南辕北辙式的分布,实际上与古代徐夷及其支系巴氏从东向西迁徙以及随之带来的一种巫文化的传播有关。
    一、巫山的得名
    关于巫山的得名,一种传统的说法是:重庆巫山县长江之南的南陵山高大而状若巫字,因名巫山;另一种观点认为,《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载的有巫咸、巫即等十巫升降于天的灵山,就是今巫山县的巫山,即巫山得名于群巫的活动。
    笔者也倾向于赞成《山海经》中的巫山与灵山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说文解字》云:“灵,巫也,以玉事神。”《楚辞·九歌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王逸注:“楚人名巫为灵子。”灵的繁体字靈下面就有一个巫字,是灵、巫古本一字。因而,巫咸等升降于天的灵山,从其所隐含的文化背景上讲,可以说就是巫山。
    但笔者认为,巫山与灵山的联系仅限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这一叙事系统中,除此之外,不能说见到“灵山”即谓“巫山”,如《晏子春秋·内篇》中亦有“灵山”,曰:“齐大旱逾时,景公召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臣莫对。”此处的灵山既不知所指,亦无缘冠以巫山之名。
    在《山海经》这一叙事系统中,比起巫山与灵山这种表面的联系更深层的信息应该是:巫山的得名实际上与“巫咸”这个人及其由他而缘起的“巫咸山”有关。《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巫咸,为中国古史传说中的神巫,一说为黄帝时人,《太平御览》卷79引《归藏》:“昔黄帝与炎帝争斗逐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一说其为唐尧时人,《艺文类聚》卷7引郭璞《巫咸山赋》:“盖巫咸者,似实以鸿术为帝尧医。”又说为殷中宗时人,《书君夹》:“巫咸义王家。”《楚辞·离骚》:“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注:“巫咸,古神医也,当殷中宗之世。”
    由巫咸又引出巫咸山。明杨慎《艺林伐山》卷4《巫山》引郭璞《巫咸山赋》说:“巫咸以鸿术为帝尧医师,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封于是山,因以为名。”是巫咸山由巫咸而得名。《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安邑”条:“巫咸山在南。”《水经注·涑水》载:“涑水西南迳监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迳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郦道元又引《山海经》“巫咸国”、“灵山”等条,认为“巫咸山”就在今山西夏县境内。
    巫咸山又名覆奥山、巫咸谷。《太平寰宇记》6“陕州夏县”:“巫咸山一名覆奥山……巫咸山祠在县东五里巫咸山下。”乾隆二十八年(1763)立《白沙河南北岸改建石堰记》:“解州夏县白沙河,一名巫咸河,发源中条山,出巫咸谷。”正因为有诸多文献确凿的记载,近代研究中国上古神话的徐旭生及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等,均把巫咸山的地望定在今夏县境内。
    笔者认为,巫山的得名应该是这么一种演变关系,即:灵山因有巫咸等人的活动又称巫咸山,而巫山实际上是巫咸山的略称。笔者这样说,尚可找到佐证。《越绝书》:“虞山者,巫咸所居。”《宋元方志丛刊·郡志》卷9“古迹”载:“虞山,今为海巫山,山即巫咸山所出。”这个虞山又名海隅山,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这里明确地说虞山、海巫山即巫咸所居,或巫咸山所出,反映出文献的编撰者认为巫山就是得名于巫咸山。
    此外,《太平寰宇纪》卷6“陕州夏县”:“巫咸山一名覆奥山。”《景定建康志·山川志》:“大山,一名大巫山,一名浮山,在溧阳县东北四十五里。”浮山与覆奥山,其名称的第一个音节读法完全相同,前者应为后者的另一种称呼。由此可见,巫咸山、巫山均有浮(覆)山这一别称。
    其次,笔者不敢苟同《山海经》所载的灵山就是今重庆巫山县巫山的观点。
    第一,如上所引,从郦道元著《水经注》到近人研究中国上古神话、历史地名者如徐旭生、谭其骧等,均认为《山海经》所载的巫咸国、灵山以及巫咸山、巫咸山祠,在今山西夏县境内。当代研究《山海经》的著名学者叶舒宪、萧兵等,虽然认为“灵山即巫之山”,但强调“不一定在四川”。认为“《山海经》甚至有巫咸国,见于《海外西经》,国在西方。《大荒西经》巫咸所在之灵山,前为‘丰沮玉门’,为日月所入。可见巫咸、灵山亦在日月所入处,与‘咸(之)池’为日落相合”。又说:“巫咸所涉神话地名,除巫咸国外,还有‘巫咸山’、‘巫咸池’。咸池,是西方日落之所。”
    第二,《山海经·大荒经》载:“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乃降于巫山。”郭郛《山海经注证》指出:此条中的巫山为夏商时地名,可能在夏都河南阳城等附近,不在后来的川鄂边境。郭郛的这个注释是有理由的,因为按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播的进程来说,陕、豫、晋一带是中原夏商文化的中心,而同时代以重庆巫山县为中心的三峡考古文化,从主流上看,呈现出一种显著的地方文化特征。
    第三,今巫山县的“巫山”见于文献记载是比较晚的。比较可靠且具体有所指的应该是《水经·江水注》,其曰:“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而这之前的文献记载,多是一些大方位的描述,不能确定就是指三峡的巫山。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山海经》中巫山的地望,来证明其地望是在北方或西北方,而不是在西南。《大荒西经》“天犬”条:“有巫山者,有壑山者,有金门之山,有人名曰黄姖之尸。有比翼之鸟,有白鸟青翼,黄尾,玄喙。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要拟定此条中巫山的大致方位,可从壑山一名入手。《大荒西经》中紧接“灵山”条之后,“有西王母之山、壑山、海山”。可见灵山、壑山与西王母之山在同一方向或同一区域内。众所周知,《穆天子传》所记为周穆王西游见西王母事,其所载内容即山水、鬼神等多为我国西部所出。既然灵山、壑山与西王母之山同在一个方向,而且从《山海经》的叙述上也是上下句关系,那么,与壑山同在一个山川序列的巫山,其方位也应是在西边。灵山除了与西王母之山在同一方向外,笔者尚有一种推测,即壑山实际上就是霍山,一名霍太山、太岳山,又称霍岳,在今山西霍州市东南。
    以上巫山及巫咸国的地望既定,这里还须涉及一下的巫盼所领巫臷国的地望。《山海经·大荒南经》:“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爰处。”有学者将巫臷国的地望定在今三峡的巫山县一带。其实,既然“巫臷民盼姓”,其首领巫盼与巫咸等同为十巫,其国应与巫咸国相近。
    二、巫山诸多地望及别称
    1.济北的巫山
    《左传》襄公十八年:“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溴梁之言,同伐齐。……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后汉书?郡国志》“济北”条:“左传襄十八年齐御晋平阴,防门,杜预曰在县北。又齐登巫山以望晋师,杜预曰在县东北。”《水经注·济水》:“(杜预)又云:巫山在平阴东北,昔齐侯登望晋军,畏众而归。师旷、邢伯闻乌鸟之声,知齐师潜遁。人物咸沦,地理昭著,贤于杜氏东北之证矣。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
    《通典·州郡》“济阳郡济州”条:“平阴,汉肥城县故城,在今县东南。左传齐晋战鞍城,亦在县东。故长城首起县北。又有巫山,一名孝堂山,即郭巨葬母之所。”《明史·地理志》“山东济南府”条:“肥城,府西南,元属济宁路,洪武二年七月来属。西北有巫山,一名孝堂山,肥水出焉,西流入大清河。”以上诸文献记载的巫山,均指今山东济北的巫山。
    2.苏南的巫山
    即前引常熟西北的海巫山,以及溧阳县东北的大巫山。
    3.浙东的巫山
    今浙江绍兴附近也有巫山。《越绝书·越绝外传》云:“巫山者,越痞,神巫之官也,死葬其上,去县十三里许。”《会稽志》记载:“巫山在县(山阴)北一十八里,旧经巫山一名梅山。……朱育对濮阳兴曰:‘越王蘙逊位,逃于巫山之穴,越人熏而出之。’”《嘉泰会稽志》卷9《山阴县》:“巫山在县北一十八里,《旧经》:巫山,一名梅山”。《三国志》卷8裴注引《会稽典录》曰:“王府君曰:‘是既然矣,颍川有巢、许之遗轨,吴有太伯之先让,贵郡虽世人纷纭,于此足矣。’翻对曰:‘……昔越王蘙让位,逃于巫山之穴,越人熏而出之,斯非太伯之寿邪?’”
    4.淮北的巫山
    《晋书·乐志》:“汉时有短箫铙歌之乐,其曲有朱鹭、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雍离、战城南、巫山高、上陵、将进酒……等曲。及魏受命,……改巫山高为屠柳城。……及武帝受禅,乃令傅玄制为二十二篇,……改巫山高为平玉衡。”
    那么,汉曲巫山高最早的内容是什么?《宋书·乐志》有详细的记载,其曰:“巫山高曲: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宋书·乐志》载有另一种《巫山高篇》,其中有“李氏窃命”、“咨尔巴子,无放肆”等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此《巫山高篇》的内容是经过改编的,用来颂扬“宣武耀灵威”,指责被称为“巴氐”的成汉李氏政权。所以,我们看《巫山高》的较原始的内容,还是应以前一篇为主。
    在上一篇《巫山高》中,“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这一排比句,较为关键。其中,它把“巫山”和“淮水”这两个看来相距甚远的两个地名放在了一起来说,表明了它们是唱词主人的家乡的地理象征,而且其地理位置是相近的。其宣泄的主题,据《乐府解题》是:“古词言,江淮水深,无梁可度,临水远望,思归而已。若齐王融‘想象巫山高’,梁范云‘巫山高不极’。杂以阳台神女之事,无复远望思归之意也。”大约是有关移民思归的内容。
    闻一多在《乐府诗签》中说,“《南部新书》庚‘濠州西有高唐馆,附近淮水’。案此与楚蜀之高唐馆同名,以地名迁徙之例推之,疑濠西淮水附近之高唐馆,其所在之山亦名巫山。此诗(指《巫山高》)巫山、淮水并称,即濠西之巫山也”。
    5.晋南的巫山
    晋南的巫山即巫咸山,已见上述。
    6.渝东的巫山
    《后汉书·公孙述传》:“臣之愚计,以为宜及天下之望未绝,豪杰尚可招诱,急以此时发国内精兵,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之会,倚巫山之固,筑垒坚守,传檄吴、楚,长沙以南必随风而靡。”《水经·江水注》所引“大巫山”已见上述。《通典·州郡》“云安郡夔州”条:“秦昭王三十年,伐楚,取黔中、巫郡是也。汉为巫县,故城在今县北。有巫山、高郁山,即楚词所谓巫山之阳、高丘之岨也。晋置建平郡于此。”《旧唐书·地理志》“山南道山南东道夔州”下:“巫山,汉巫县,属南郡。隋加‘山’字,以巫山硖为名。旧治巫子城。”
    以上文献所载巫山,均指今重庆境内的巫山。
    7.两湖的巫山
    宋玉《高唐赋》称:昔楚怀王游云梦之泽,梦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汉书·文苑列传》:“楚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隩,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广望,骋观终日。顾谓左倚相曰:‘盛哉斯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这里所指的是今湖北云梦的巫山,又称阳台山。
    祝穆《方舆胜览》云:“阳台山,在汉川县南三十五里,或言宋玉作《高唐赋》处。有裴敬碑载其事。”乐史《太平寰宇记·淮南道》“安州”载:“阳台庙在县南二十五里,有阳台山。山在汉水之阳,山形如台。按宋玉《高唐赋》云楚襄王游云梦之泽,梦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阻。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遂有庙焉。今误传在巫峡中县。今裴敬有碑以正其由。”当代学者赵逵夫也认为:战国时楚人所说的巫山在汉水以南的云梦泽一带,故登云梦之台可以望见巫山的高唐观。
    以上所载为今湖北境内的巫山。
    《通典·州郡》“潭阳郡巫州”条:“巫今理龙标县。古蛮夷之境,楚国黔中之地。秦属黔中郡。二汉属武陵郡,在巫水之阳。隋属沅陵郡。大唐为巫州。天授中,以巫山不在州界,遂改为沅州。开元十二年,复为巫州,或为潭阳郡。领县三。”《清史稿·地理志》“湖南宝庆府”条:“……城步:难。府西南四百二十里。……又有巫水,源出东北巫山,南屈而西为渔渡江,县东南诸水皆入焉。”
    以上文献所载均为今湖南境内的巫山。
    下面来看有关巫山的别称。
    1.巫咸山:不仅上述山西夏县、江苏常熟境内有巫咸山,据《舆地记胜》卷5“平江府?景物”条记载,与常熟相邻的今昆山县境内也有巫咸山,又有“巫咸坟,在平(江府)东门外三里”。关于“巫咸坟”,较早的记载有唐·陆广微的《吴地记》,其曰:“平门,北面有水陆通毗陵。子胥平齐大军从此门出,故号平门。东北三里,有殷贤臣申公巫咸坟,亦号巫门。”
    2.孝堂山、3.梅山、4.大巫山,已见上引。
    5.小巫山:《景定建康志?山川志》:“小山,一名小巫山,在溧阳县东北二十五里。”
    6.浮(覆奥)山:前引《太平寰宇记》:“巫咸山一名覆奥山。”《景定建康志》:“大山,一名大巫山,一名浮山。”这个“浮”字,在《旧唐书?地理志》中作“湖”,称:溧阳“有湖山”。
    7.猎山:前引楚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南眺巫山之阿的巫山,指的是云梦泽中的巫山,又称阳台山。《说苑》则曰:“楚昭王欲之荆台游,司马子綦进谏曰:‘(楚灵王)荆台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猎山,下临方淮,其地使人遗老而忘死也。王不可游也。’”是知“荆台”之南的“巫山”又叫“猎山”。
    8.登葆山:《山海经·海外西经》曰:“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巫咸、巫即等十巫升降于天的叫“灵山”,而此处说“群巫所从上下”的名叫“登葆山”,则“登葆山”、“灵山”实为一山。前文已证,《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的“灵山”就是巫山,那么“登葆山”也就是巫山。
    9.丹山:《路史·后记十三》注《山海经·海内南经》:“丹山,乃今巫山。”
    三、民族迁徙与巫文化传播的结果
    经过以上初步的检索可知,分布于我国数省市、均被称作巫山的就有7处之多。
    对于上述现象,以往史学界常常用“地名搬家”的观点来解释。已有的研究表明,民族迁徙中地名搬家的一般规律是:古代民族在迁徙的过程中,出于某种宗教信仰或仪式的需要,常常会把他们原始住地的山、水名称随着迁去,以命名其新迁之地的山水,以便能按世代相传的方式,祭祀祖先或神灵。
    据研究,在我国上古民族中,西南各民族认为人去世后其魂魄的归宿是水,西北的民族认为归宿是天;而东夷各族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将归于山,变成山鬼,山是鬼的聚居地,由山神掌管。有学者认为,《山海经》中的巫咸就是东方夷殷集团的太阳神巫,是帝舜(俊、誉、夔)的“专祀祭司”或神圣代表;而夷般不但与戎狄婚媾,影响还直达帕米尔东麓。
    那么,东夷族除了对本族的神山定期加以祭祀外,由于频繁的民族迁徙,他们就需要将原居住地的神山或祖山的名称加到其新徙之地的山岭上去,以不至于使其维系民族或家族稳定的祭祀活动中断。从现代符号学的观点来看,这种将其祖山之名用于所徙之山的做法,实际上已把祖山的名称看做是一种符号,其功能在于维系民族或家族稳定的祭祀活动。
    在这方面,闻名于世的涂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众所周知,全国有三大涂山,淮北的涂山被学术界视为正宗,另外有重庆涂山和浙江绍兴涂山。浙江绍兴的涂山是怎么来的呢?上世纪50年代,绍兴市坡塘狮子山春秋晚期墓葬出土了一批徐国铜鼎,其铭文说“纠津涂俗,以知卹辱”,它反映的是公元前512年吴灭徐以后,“徐子章禹断其发,携其夫人,以逆(迎)吴子”,即徐国遗君客居吴国会稽时,祭祠祖先神明后留下的遗物。徐人是上古夏的姻族——东夷之一的涂山氏的后裔,他们当然会如此重视“涂俗”,哪怕是在灭国后的祭祖活动时,还要把寓居之地的会稽山,指为其神山“涂山”,加以祭祀。这就是会稽涂山闻名于全国四大涂山的原因。而重庆涂山的由来,也是因为徐人后裔迁徙并将神山名称移至当地的结果。
    巫山一名在我国的多见,也应当是因古代民族的迁徙以及伴之而来的“巫文化”传播的结果。笔者初步判明,这个民族应同样是出自祭祀神山的东夷族,可以从先秦的徐夷及其分支巴人的迁徙中找到线索。
    笔者曾撰写过一篇题为《巴人源出东夷考》的文章,从世系、姓氏、原始地望以及迁徙路线等方面,探讨了巴人的族源问题,得出的初步认识有三点:1、从巴人的核心氏族巴氏的世系来看,其远祖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史上的传说人物大眸和少眸;2、从巴人的姓氏考察,目前已知的核心姓氏为赢姓,具体为徐、句等,均属古代东夷人的姓氏;3、从巴人的活动轨迹看,其核心氏族巴氏最早居住地在今淮水流域,后迁徙到山西南部,与四姓结盟,形成巴族,商周之际南徙豫、陕、哪之间,春秋战国之际辗转徙入今重庆。
    李修松在《徐夷迁徙考》一文中考证说,徐夷的始祖为夏代的皋陶氏,即涂山氏的首领;而皋陶是少皞氏曾孙,被舜封于皋(今山东曲阜),其后裔居淮北者以徐夷为主。商代,有一部分徐人从西北方向迁到河南温县,然后又沿古少水支流丹水北徙今山西屯留。其后,徐人的一支又由此向西迁至今山西榆次县的古涂水流域。
    结合《巴人源出东夷考》和《徐夷迁徙考》两文所论,似乎可以看出这么一些联系:巴人的世系亦可追述到少皞氏;商中叶巴人的活动中心在今晋南巴公镇一带,此地恰好就在丹水(今丹河)流域的上游;《山海经·海内南经》说“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传递的信息是,巴人的统治阶层源自夏代的“涂山氏”(即殷商以后的徐人);巴人后期活动的中心是今重庆,其市区东南也有一座徐人崇拜的神山—涂山。因而,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巴人源出东夷,其核心氏族巴氏为上古徐夷的一支。
    综合以上徐夷赞巴人的活动,其运动的轨迹是:皋(今山东曲阜)—淮北—河南温县—晋南(古少水支流丹水,包括屯留、榆次)—豫、陕、鄂之间——今重庆。而前面“巫山”一名在文献中的出现,似乎也可以排出这么一个分布线索来:济北—苏南—浙东—淮北—晋南—渝东—两湖。可以看出,这两条轨迹大致是重合的。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巫山这个地名,有时与涂山相伴而出现。众所周知,重庆涂山的东界就是有名的巫山;淮北和浙江的绍兴,同样既有巫山,又有涂山。而且,涂山、巫山这两个山名,均与对虎的称呼或崇拜有一些关系。
    涂山的得名与楚方言对“虎”的称呼有关。《方言》卷8“虎”条下:“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或谓之於菟……”据考证,涂山的涂就得音于於菟的急读。“巫山”也与虎有关。《景定建康志·山川志》:“小山,一名小巫山,在深阳县东北二十五里洮湖中,周回四里,高五丈。《舆地志》云:延陵、永世二县界中有小山,山下有石堂,堂内有虎迹,水涸即见。”郭郛《山海经注证》也指出,巫山是“虎族的中心”,居住的是“虎图腾族”。
    我们知道,巴人以对虎的崇拜而著称,《后汉书·南蛮传》说:“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因此,笔者认为涂山与巫山的相伴出现,应与古代徐夷及其分支巴氏的迁徙有关。涂山是徐夷的祖山,其在迁徙过程与潜移默化的习俗传承中,他们将涂山这一名称带到了新居地。而巫山的得名与传播,从目前它与涂山每每同出于文献来看,也属于同一原因。
    综上所述,巫山一名的缘起与巫咸等十巫的活动有关,而直接得名于巫咸山。由于巫山被赋予了特殊的宗教文化——巫文化的内容,因为这种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古代徐夷及其分支巴人的迁徙,使得巫山一名分别见于济北、苏南、浙东、淮北、晋南、渝东、两湖等地。
    作者:杨铭(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研究员)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关于《巫山得名、诸多地望及其历史内涵考》的评论
    暂无评论,欢迎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评论 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还未注册?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天下涂氏网 tushi.cn Powered by TuShiCms 主管单位:天下涂氏网管理委员会
    站长:涂秋亚 常务站长:涂卫富 涂道明 副站长:涂恒强 涂伟中 涂建有
    涂氏QQ群1:5086881(已满) 群2:8530384(已满) 群3:47711282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闽ICP备090269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