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公告
  • 动态
  • 纪事
  • 涂氏家谱
  • 谱迅
  • 机构
  • 大事
  • 宗彦贤达
  • 古代
  • 近代
  • 现代
  • 宗亲联系
  • 名录
  • 相册
  • 寻亲
  • 谱牒家乘
  • 谱序
  • 祖像
  • 字派
  • 家族建筑
  • 村落
  • 宗祠
  • 祖陵
  • 涂氏产业
  • 企业
  • 人才
  • 广告
  • 网站事务
  • 留言
  • 投稿
  • 链接
  • 涂姓史话
  • 源流
  • 传说
  • 文化
  • 涂氏宗祠
  • 宗祠
  • 祭祀
  • 记录
  • 相关链接
  • 百科
  • 贴吧
  • 预留
  • 关于本站
  • 宗旨
  • 历程
  • 联系
  • 热门搜索:涂氏宗祠
    当前位置: 首页 涂姓史话 涂氏源流 大禹治水谜团政治解读43涂山大会乎,茅山大会乎

    大禹治水谜团政治解读43涂山大会乎,茅山大会乎

    发表:涂家(admin)   发表日期:2009-04-19   浏览次数:   【加入收藏夹】
     以上描述是肯定“茅山大会”的那一种,但在大量的史料中,还载有一个由来已久的“涂山大会”,形成了一个几千年的“两会悬疑”:究竟是在涂山,还是在茅山,抑或是大禹利用会议政治手段,在不同的两地,召开了两次会议,大会了天下诸侯。

        关于涂山大会:

        成书于晋代的《太康地志》载:涂山“西南又有禹会村,盖禹会诸侯之地。”

        而禹会村在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里则称为“禹墟”。明代宋濂在《游涂荆二山记》中也说:“禹会村乃禹会诸侯之地。”

        巧合的是,安徽怀远境内的涂山脚下不远处就有禹会村和禹墟。由上观之,既有大会诸侯遗址,又有娶女首领为妻的涂山氏国遗址,并留有禹王宫、启母石(亦即望夫石)、(生启之地的)台桑、防风冢、禹墟等多处遗迹,所以禹会诸侯之地非怀远县境内的涂山所莫属。

        禹大会诸侯于涂山,正如唐代柳宗元在《涂山铭》中所言,大禹“自涂山而会诸侯,大政立焉。”

        惟其如此,历史学家才会慎重地确定安徽怀远境内的涂山为真正意义上的涂山。近年,中国先秦史学会几度于淮河中游荆涂二山拷问历史,并认定“怀远境内涂山就是禹会诸侯之涂山”。

        其依据一是,在历史记述中出现的早与晚。西汉的《汉书.地理志》就已记载:九江郡(辖区包括皖、鄂、赣东部)有当涂县(西汉时当涂县在今怀远县,东晋时迁皖南)。

        而其它各地有关涂山的记述均晚于此。象成书于东汉时期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说涂山在绍兴,成书于东晋的《华阳国志》称涂山在重庆,显然记载要比安徽的涂山要晚,故怀远县的涂山以历史记载最早而占据优势。

        由于西汉以前的史书记载及历史地图所描绘的都是安徽怀远涂山,故传说中的其它地方的涂山,无疑都是后人赋予的,其貌似合理的掌故,也远远落后于怀远。

        其依据二是大会的地理位置是否合理。大禹成就功业在中原,禹会四方诸侯首领在怀远涂山比较适中,而将会址选在东南地区的绍兴,或西南羌戎之地,未免太偏僻,也不甚合理。

        关于茅山大会:

        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各种典籍均是言之凿凿。然而,不少文献又有禹会诸侯于会稽山的记载,也同样铁证如山般言之凿凿。

        尤其是在《竹书纪年》中,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涂山与会稽山所指乃是两个地方,由此也就有了两次不同的会议。看来一个对涂山的简单认定,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竹书纪年》载:“禹五年巡守,会诸侯于涂山;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

       《国语.鲁语下》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韩非子.饰邪》载:“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越绝书.外传纪地》载:“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稽,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

        看来大禹也在茅山开了大会,同样在这里斩杀了防风氏;同样在这里论功行赏,不然还不会有了今日“会计”这一行当。

        是耶,非耶,云里雾里。

        尽管上述记载中,记载了两座不同的大山,也尽管事件与时间有些出入,但可以肯定一点,即大禹肯定去过会稽山,大禹在会稽山踏上了终老不归之路。

        大禹为什么这般看好会稽,又为什么在会稽一带发展并壮大自己的势力?

        由其后世子孙少康受封于会稽也就可以看出,大禹是事先就有这步妙招安排的,尽管原因我们现在还不清楚,但夏文化为什么要向江南之地发展呢,应该说至今还是一团雾,一团迷。尽管看不太清楚,但也不绝是弄清何谓涂山就能解决的。   

        既然禹于涂山会诸侯,为何还要去会稽山再次大会诸侯呢。

        或日:大禹赴会稽乃是斩杀不听召唤的防风氏。

        斩杀防风,尽管流传甚广,但斩杀的具体地点尚难定论。因在绍兴当地,还有一个防风被斩杀于当地的传说,本文就采纳了这个传说,因为禹看中了其地,即便是为了治水,也要派兵征服。杀其人,而不能得其地的劳而无功傻事,大禹是绝不会去干的。或在当地斩杀,然后拿到大会示众,或在大会上斩杀其他大大小小的“防风”,也可能是有的。但真正的防风,却早在大禹在军的铁碲下粉身碎骨了。

        或日:大禹于会稽山会诸侯,旨在记功行赏,封官鬻爵。

        由治水功成名就确立了领袖地位,但也要在舜死,禹守制三年后,方能真正继承部落联盟首领。《帝王世纪》对大禹的功绩特别是最后记述详实:“十三年而洪水平。年七十四,舜始荐之于天。荐后十二年,舜老,始使禹代摄行天子事。五年,舜崩。禹除舜丧,明年始即真,都平阳,或都安邑。年百岁崩于会稽。”大禹待继任了,已经是十年八年的以后了,此时再赴会稽旧事重提记功行赏,也就有点匪夷所思了。用一次会议的思路,显然是无法回答上述问题的。

        这让人想起了事关重庆的歌乐山的传说,禹在此在会诸侯,且歌且乐。那也一定是禹巡狩的过程中,大会地方诸侯的一次大会,不过规模要小,也就只是西南西北一带的诸侯参加了。这道理很简单,有如中央领导来了,周边大区领导同样要参见一样,只是不是全国性的,故而不被史家所记述。也就造成了后人的误读。

        但古时的君王,却一定是要巡狩的,在其位间,倒是长年在外巡狩的。更何况禹又是那样一个甘于政事的民本君王。再参照春秋看,哪个王霸者不会盟个三五次。

        倘若以此推论的话,在禹的绝对权威之下,禹在其有生之年,召开两次大规模的大会,也不足为奇,只是后来的记述中,误作了一次,让人费解了。

        悬疑,岂非我侪所能说清,但笔者相信,禹不仅是一个治水的英雄,也是一个政治的超人,一定会利用会议政治与政治会议的手段,为自己的大夏王朝,他一定会不惜开一个,两个及至于数个大会,哪怕是千里万里,至少,禹也有开会的这样动机。
    关于《大禹治水谜团政治解读43涂山大会乎,茅山大会乎》的评论
    暂无评论,欢迎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评论 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还未注册?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天下涂氏网 tushi.cn Powered by TuShiCms 主管单位:天下涂氏网管理委员会
    站长:涂秋亚 常务站长:涂卫富 涂道明 副站长:涂恒强 涂伟中 涂建有
    涂氏QQ群1:5086881(已满) 群2:8530384(已满) 群3:47711282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闽ICP备09026995号